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專業批發市場策劃”系列專題
編者按: 目前,中國專業批發市場風起云涌,而專業批發市場成功繁榮發展又何其艱難!為了幫助支持全國專業批發市場投資舉辦者、運營管理者解難釋惑,中國市場投資網、商成專業市場研究所聯合義烏專業批發市場運營策劃咨詢機構——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義烏)有限公司http://m.fencestainingdallas.com/,陸續推出“專業批發市場策劃”、“專業市場批發市場資訊”系列專題,對專業批發市場等商業地產策劃咨詢、招商銷售和運營開發為核心業務的項目定位, 顧問咨詢 ,招商銷售 ,運營管理,建筑策劃 ,規劃編制 ,全程代理, 投融資金,可研報告,市場研究, 高層論壇 ,人員培訓等內容,期望通過商成專業市場研究所及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義烏)有限公司的努力,形成專業批發市場策劃系統內容。
商興成公司http://m.fencestainingdallas.com/是專業致力于專業批發市場等商業地產策劃咨詢、招商銷售和運營開發為核心業務的綜合性投資管理機構。
希望我們的努力,能有助于全國專業批發市場投資舉辦者以及專業批發市場等商業地產策劃咨詢、招商銷售和運營開發策劃機構。
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13日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廣州市關于推動專業批發市場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廣州將推動全市專業批發市場轉型升級,搬遷關閉低端市場,中心城區將不再新建傳統專業批發市場。
低端市場,或關閉或搬遷
目前,廣州市有近700個專業批發市場(不含農貿市場、肉菜市場),其中中心城區的5個區占到80%。據行業估算,全市專業批發市場總交易額約5000億元,其中成交額超億元的市場有158個。
“專業批發市場為繁榮廣州商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但隨著城市不斷發展,這一類市場在很多方面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發展,不少存在安全和消防隱患。”廣州市經貿委主任王旭東表示,《實施意見》將通過選擇實驗區和試點市場,循序漸進推動全市專業批發市場轉型升級。
王旭東說,將結合消防安全整改、城市建設拆遷、市政路網建設和交通管制等,對低端市場依法關閉或實施搬遷,同時建立聯合工作機制提高增量市場準入門檻,中心城區嚴禁新建及開辦傳統專業批發市場。
是關是搬,將會分類明確
《實施意見》顯示,廣州將選取具備條件的市場集群,試點推進規劃調整建設,打造彰顯行業特色、競爭力更強的標志性展貿市場集聚區。同時提升電子商務特別是電子交易功能,全面清理經營、倉儲、居住“三合一”現象,查處非法“住改商”、“住改倉”等行為。
據悉,各區(縣級市)政府需根據《實施意見》,制定本區(縣級市)具體的實施方案,提出分年度的轉型升級工作計劃。
王旭東表示,《實施意見》實行之后,相關政府部門將就關停并轉批發市場的具體分類提出原則規定。“如果廣州還需要這樣的市場,廣州就一定要規劃好它的去處;如果有消防隱患、交通堵塞的情況,可能就要搬遷;如果是屬于廣州在全國有影響力、有知名度的市場,那么最后的結果就是就地改造。總而言之,我們不會盲目或者不負責任地對待每一個市場。”
舊場依舊 “矮窮矬” 新場難成 “高富帥”
時至今日,廣州城中近千個專業市場仍在延續著羊城“千年商都”的美名,但市容混亂、交通擁堵、消防隱患嚴重等老大難問題令人對其愛恨交加。隨著電商時代的到來,有專家認為,廣州舊專業市場“三現”(現金、現貨、現藏)的經營模式已經窮途末路,升級改造勢在必行。 羊城晚報記者 許琛 趙晨
回訪篇
建業大廈附近仍有“住改倉”
“12·15”建業大廈火災之后,廣州越秀區對違規倉儲展開“地毯式”排查,檢查組曾表示歡迎媒體“回頭看”,通過暗訪看整改成效。時隔半月之后,記者再次對建業大廈周邊的違規倉庫情況做了一番調查。
起義路123-159號的僑力大廈四樓,在去年12月中接受檢查時被發現存在煙感燈不靈、通道狹窄等消防安全隱患。1月7日,記者再次返回僑力大廈四樓,發現這里只剩下最后兩間倉庫。410倉庫的梁先生正在門口玩手機,在他身旁有幾個散亂的紙皮箱,里面裝滿了鞋。梁先生說,這是檔口中最后一點貨物,自己將在兩天內全部清空,最新的貨倉選址在海珠區。
前期調查“住改倉”問題期間,廣州賓館曾查出將22、23樓客房出租作倉庫的問題。記者昨日在賓館22樓看到,走廊已經空蕩蕩,大部分客房房門緊閉,僅有一兩家服裝公司在營業。23樓則正在裝修,據一位裝修工人透露,該層消防供水系統存在問題,裝修已有半個多月。
而在惠福西路375號廣州市政大院內,檢查組曾發現一間違規鞋倉緊挨著一個天然氣閥。記者昨日在該處發現,違規倉庫已經清拆,貨物已經搬走。可就在一墻之隔,記者發現還有一個堆滿鞋子的倉庫,正在看貨的工作人員坦言:“倉庫確實違規,但老板并沒有讓我們搬走。”
象牙街一直是“住改倉”的重災區之一。記者昨日走進象牙街,這里依舊“貨滿為患”。羅先生的倉庫算上閣樓僅60平米左右,他認為,建業大廈大火無意間給他帶來了商機。“現在賣鞋的都在到處找倉庫,我這里原先70元一平方米,現在升到200元一平方米。”
越秀區光塔街相關負責人說,目前,街道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單位,逐一登記造冊,按照“只出不入”管理,由于涉及違規倉庫數量較多,仍需要一定的時間排查。目前,大排查大整治仍在持續之中。 編輯: 健龍
1
現狀篇
表面繁榮 隱患重重
相比北京上海,遍布廣州大街小巷的專業市場,成為廣州非常突出的一個特點。據不完全統計,廣州目前共有交易市場1300多個,成為華南地區乃至全國商品的集散地,這些市場在全國乃至國際上都頗有盛名。
但另一方面,專業市場更多與“臟亂差”等字眼結緣。肆意穿梭的面包車、橫沖直撞的手推車,占道堆放的貨物,是專業市場里每天上演的場景。其中,交通堵塞和消防隱患尤其令人深惡痛絕。
如一德路、十三行,原本街巷就狹窄,但常年有不少貨車停在路邊裝卸貨物,就連救護車、消防車都進退不能,本報報料熱線便經常接到此類投訴。增槎路的江南果菜批發市場,是廣州市最具規模的果菜批發市場,也是中國乃至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果菜集散地之一,每逢節日前夕,附近的增槎路、東風路、濱江路便全線告急,交警稱,這都是“水果批發市場節前出入的貨車增多”所致。
上月建業大廈的一場大火,更是警醒了專業市場衍生的“住改倉”經濟。而事實上,圍繞著專業市場的消防警報從未停歇過。2012年3月,廣州荔灣區光復路光復大廈13樓一間眼鏡倉庫發生火災,2013年10月25日,一德路德寶廣場五層的一間倉庫發生火災,這些火災與建業大廈大火一樣,同為“住改倉(商)”消防隱患引起。
管理成本 大過收益
占地大,管理難,老城區低附加值的專業市場,讓管理者頗為費神。
以海珠區中大布匹市場為例,從上世紀80年代發展至今,中大布匹市場已經是一個占地面積50萬平方米、40多個分場、1.5萬余家商鋪、1000多間倉庫的大型產業集群。但海珠區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盡管布匹市場給當地帶來了不少稅收,但政府每年投入于市場的改造和人力成本同樣不低,甚至超過了稅收本身。
去年,越秀區政府煞費心力,終于遷走海珠廣場一個部分違建的專業市場,騰出地塊建造一棟多個總部經濟入駐的商業大樓。據稱,該大樓每年的稅收遠遠超過100個專業市場。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有觀點認為,電子商務最終將徹底擊垮廣州的專業市場。
“這是一種很落后的模式,對建設廣州商貿中心無益。”廣東省綜合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澎對老城區專業市場的經營模式頗為憂心。但他同時認為,從趨勢看,專業市場逐步萎縮,和電商增長是同步的,它們是此消彼長的關系,但專業市場是否會完全消亡,還不能過早下結論。
“在發達國家,專業市場比較少,說明專業市場這種方式有些落后。但同樣在發達國家,也不是完全就沒有專業市場了。”彭澎認為,在我國,雖然大多數人以后會轉向電商,但仍然有習慣專業市場的老顧客。再過一兩代人后,大部分專業市場會基本滅亡,偶爾會有一兩個作為傳統的銷售方式被保留,但更多肩負著文化使命,“就像西方許多漁人碼頭一樣”。
改造篇
數度改造 仍難蛻變
近年來,專業市場撤離老城區的“風聲”不絕于耳,但往往“雷聲大,雨點小”。
彭澎認為,老城區的專業市場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經營傳統,在老城區生意較旺,故店家頑固,不愿意搬出。他提出了一種理想的模式,即在附近修建新的商業大樓,將專業市場就近遷入。不過,這一辦法也有相當的阻力。
濠畔街曾是廣州的皮料一條街,后來皮料市場從濠畔街轉移到了廣州火車站附近的站西路新濠畔市場,盡管新濠畔的地理位置不錯,經營模式也更為先進,但是這里皮料市場的生意并不旺。據檔主們反映,由于搬遷的水土不服,大部分客源都流失到義烏等地。
目前,不少舊城區的專業市場遷往外圍,但即使是在外圍的新濠畔市場,生意也頗為冷清,根本無法在短期聚集人氣。
融合電商 推動轉型
記者留意到,2010年5月,廣州市就曾出臺《廣州市工業品批發市場建設管理規范(暫行)》,要求批發市場向展貿化、集約化和品牌化升級。政府層面的管理思路得到了業界的積極響應,廣州不少專業市場已經實現了初步的展貿化。
廣州沙溪國際酒店用品城商戶林奕鎮在用品城附近租了1000多平方米的倉庫,但這個倉庫里的貨,只用于臨時應急周轉。日常的大宗生意,都從他的潮州工廠直接發貨,實現了從“貨倉”到“展廳”的蛻變。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這種做法更像是“電商化”和“展貿化”的結合。
對于林奕鎮的做法,廣東財經大學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頗為認同。他說,可采用商流與物流分離的方式,即檔口用于展示,而將貨物放在較偏遠地區。“因為現在搞電子商務,物流可以配送,貨物遠離人口聚居區或者中心城區,改變以往傳統上的‘三現’做法,即現金、現貨、現藏,這樣可以增加安全性。”
王先慶認為,短時間內,專業市場仍是中國重要的商品流通形式,電商再如何發展,在功能、數量上來說都不能取代專業市場。而在電商時代,專業市場在整個流通體系中,是獨立的環節,可以跟電商、零售融合發展,不是取代的關系。 編輯: 健龍
點擊次數: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