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新圖|產業集群與產業鏈和工業園區區別
產業集群(Clusters)理論是由美國著名戰略管理學家邁克爾•波特(MichaelE Poter)提出的。波特對此的定義是:指一個特定的行業領域中,多數競爭優勢或者多數優勢企業所集中的區域。“集群”概念源于生態學,從產業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它是指某相同或關聯性很強的企業根據縱向專業化分工以及橫向競爭和合作關系,大量集聚于某一特定地區而形成具有聚集經濟性的產業組織。
“集群”在生態學上指生活在同一棲所中不同的種群,這些種群是以“共生關系”的形式存在。在一定空間范圍內,由某種“共生關系”集聚在一起的企業集群,構成區域產業群的微觀基礎。產業集群,是指那些由于有共性或互補性而相互聯系的企業及相關支撐機構在地理上的集中,既包括同一類企業集聚,也包括其上下游產業鏈和相關支持性服務行業的集聚。
邁克爾•波特認為,競爭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地理正呈現出一個矛盾的現象:一方面,理論上地理位置已經不再是一種可以形成競爭優勢的因素——開放的全球市場、快速的運輸手段、高速的通訊方式,使得大公司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找到任何所需要的生產資源;然而,另一方面,當今的世界經濟版圖卻日益呈現出產業群聚的特點,并且幾乎各個工業生產部門都不例外,醫藥行業可能更加明顯。
產業集群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它不僅可以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導,而且也成為提高一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新力量。產業集群作為一種為創造競爭優勢而形成的產業空間組織形式,它具有的群體競爭優勢和集聚發展的規模效益是其他形式無法比擬的。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產業集群化發展已成為全球性的經濟發展潮流,產業集群構成了當今世界經濟的基本空間構架。產業集群是各要素作用力的耦合,各要素系統及系統內諸要素通過直接和間接兩種途徑影響產業集群的形成,決定產業產出水平和產業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產業集群與產業鏈和一般意義的工業園區還是有區別的。
產業鏈是一個十分傳統的概念,是指某種產品從原料、加工、生產到銷售等各個環節的關聯,早在1958年赫希曼的《經濟發展戰略》中就從產業的前向聯系和后向聯系的角度論述了產業鏈的概念,對產業的聯系進行闡述。與產業集群相比,產業鏈也強調產業之間的聯系,但產業鏈主要側重于產業間聯系,對于產業以外的機構如商會、協會、中介機構等關注較少,此外,產業鏈沒有空間集聚的概念。產業集群的概念則要比產業鏈的概念豐富得多,它既包括產業間的聯系,還包括產業及其他相關機構間的聯系,而且還強調空間的集聚。
我國的工業園區建設是與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密切相關的,1984年中央開始在沿海地區設立經濟技術開發區,當時國家對開發區的基本要求是“三為主、一致力”,即以工業為主、以出口為主、以利用外資為主,致力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隨著不同類型不同級別的開發區在我國全面展開,各種類型的工業園區也相應建設起來。工業園區建設的初衷是以利用外資為主,因此,園區內的工業主要以區外企業為主。因此,工業園區是典型的外力驅動型經濟增長方式。正因為如此,就使得很多工業園區在發展的過程中,沒有很好的考慮自己的區域背景,致使園區的產業定位與周邊地區相脫節,缺少與當地企業的聯系,不能實現園區與所在區域產業的聯動發展。與工業園區不同,產業集群強調產業之間的緊密聯系,是依靠內力發展的理論。但是,在有的工業園區內,企業之間的聯系非常密切,形成了產業集群。為了產業集聚而建成的工業園區或特色工業園區,是產業集聚的載體。
從專業化角度分,產業集群包括生產型產業集群、流轉型產業集群和物流型產業集群;按照產業性質,可以將產業集群分為傳統產業集群、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和資本與技術結合型產業集群;以內部市場結構為標準,產業集群可劃分為軸輪式、多核式、網狀式、混合式和無形大工廠式五種模式。從運行機制上看,產業集群可分為市場循環型、技術創新推動型及來料加工型
由于產業集群的這種自發性,產業集群在各個行業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研究所倪鵬飛博士通過調查研究指出,在全部的175個大小行業里,化纖紡織、絲綢紡織、制衣、制鞋、電子信息、醫藥、塑料、汽摩配件、精細化工、五金制品是出現產業集群較多的幾個行業,且多以輕工業為主,絕大多數產業集群的最終產品是居民消費品。
中國的產業集群雖多為市場自發形成的,但其形成的主要力量卻不盡相同,有歷史傳統、當地資源、引進外資等多個動力。比如浙江和廣東,雖然中國的產業集群以這兩省最多,兩省的地理位置雖相距不遠,但兩省多數產業集群的形成動力卻相差千里,一個“內”,一個“外”。
(摘編自《走近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探秘》精裝本,許慶軍,2006,中共黨史出版社。“舊文新圖|走近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探秘/義烏市場探秘”系列由專業批發市場咨詢機構――義烏商興成市場投資公司贊助刊發。本文標題“映像義烏”編寫。)
點擊次數:2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