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從義烏的今昔看改革
人物簡介:謝高華,男,浙江衢州人,生于1931年11月,1953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衢縣杜澤區委書記,衢縣縣委副書記、縣委書記,衢州(縣級市)市委書記。1982年4月至1984年12月,任義烏縣委書記。后調任金華地委農工部部長,1985年后任衢州市(地級市)常務副市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1995年5月退休。系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
1982年4月,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前夕,我由衢州(縣級市)市委書記調任義烏縣委書記。
當時的義烏經濟底子薄,主城區僅2.8平方公里,當地人以“整個縣城一條街,一個高音喇叭響全城”自嘲。
一晃30多年過去了,當年沿街叫賣的小百貨市場,如今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世界“小商品之都”。回望30多年前開放義烏市場時的一系列改革,我仍能清楚地記起其中的許多細節。
尊重群眾首創精神
我上任之時,義烏人的生活還非常困難。因為土地貧瘠、自然資源少、經濟落后,歷史上,義烏農民就時興在農余做點小生意,搞“雞毛換糖”。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體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已全面推行,已經包產到戶的義烏農民開始從事能使自己增收的各種副業,在城里逐漸自發形成了小規模的路邊攤市場。但由于上級沒有明確定論,擺地攤做小生意仍不被認可。
1982年5月的一天,義烏小商販馮愛倩在縣委機關大院外攔住了我。馮愛倩在義烏縣城的自發“馬路市場”擺地攤,經常要東躲西藏。
我把馮愛倩請到辦公室,雙方理論了約兩個小時未果。但馮愛倩一走,我陷入了沉思。接著,我用了幾個月時間,對義烏的“雞毛換糖”和流動擺攤進行了深入調研。當時,義烏全縣有4000多戶個體商販,其中經營小百貨的有3000戶,從業人員6000多人,且多數沒有登記發證。如何管理眾多的個體商販,在義烏縣委層面有不同意見。
當時社會上認為,經營小商品就是搞“投機倒把”,從事“假、冒、騙”勾當。為了摸清真實情況,我們抽調人員進行廣泛系統的調查,最后得出這樣的結論:合法經營的占50%以上,基本合法、稍有問題的占40%左右,真正有投機倒把行為的僅占4%~5%。
為了解放思想,我又帶隊去溫州考察。通過考察,進一步堅定了我們開放義烏市場的決心。最終,縣委常委統一了思想,縣委班子集體表態:開放義烏市場,發展經濟。
1982年9月5日,稠城鎮湖清門小百貨市場正式開業。當時市場內持有營業許可證的個體商販有200戶,持臨時許可證和提籃叫賣的共600多人,每市參加購銷交易人數一般有3000多人,多時達5000多人。我也由此感到我們找到了發展義烏經濟的新路子。
為能人搭建發展平臺
歷史是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實踐中創造的。義烏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發展成就,不是“吹出來”、“喊出來”的,而是靠義烏人民腳踏實地干出來的。
歷史上,義烏人就有著“手搖撥浪鼓、腳走四方土”的經商傳統。義烏人有經濟頭腦,懂得以物易物,將雞毛制成工藝品和肥料;義烏人肯吃苦,雖然賺的都是幾分錢的蠅頭小利,卻依舊不辭辛勞。
曾任義烏市保聯大隊黨支部副書記的孫榮福,因帶農民外出打工,被定為“黑包工頭”開除黨籍。當時,他給我寫了張紙條,提出要承包鳳凰山的120畝土地。鳳凰山是一個集體所有的果木場,連年虧本,無法經營。他提出,承包期為5年,每年上繳大隊2萬元,果木場10多個人的工資由他負責。
這事沒有先例。但從實際情況出發,我覺得他承包這個一直虧損的果木場,對集體、職工和他本人都有好處,且不拿國家一分錢,有什么不可以?于是,我就在條子上批了“同意”,并寫上:“5年承包期太短了,可以承包30年。”
孫榮福在鳳凰山搞種植、養殖業,成了義烏有名的大富戶。后來,他捐資四五百萬元錢建造稠州公園,并將它無償贈給了保聯村,義烏縣委也恢復了他的黨籍,任命他為村黨支部書記。
當年的義烏,像孫榮福這樣有經商本領的人不勝枚舉,大陳鎮擅長裁剪的徐愛巧、蘇溪鎮辦服裝廠的陳平、佛堂鎮農技員金序龍……我數都數不過來。為了大力支持專業戶、重點戶發展,1982年11月,義烏縣委召開了全縣農村專業戶、重點戶代表會議,明確提出了允許轉包責任田、允許帶幾個學徒、允許議價銷售、允許長途運銷,讓更多的能人施展身手,帶領廣大群眾發家致富。
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市場的活力是無窮的。義烏在改革開放中最為寶貴的一條經驗,就是始終堅持了市場取向的改革,給市場這只“無形的手”松綁,發揮其作用,為義烏市場的繁榮發展聚集巨大能量。
在國家統購統銷的環境下,火腿加工都是由國營食品公司獨家經營的。當時佛堂鎮農民辦了田心火腿廠,隨之受到了省、地、縣食品公司的干涉,他們的理由是農民沒有權利從事火腿經營,要求關閉火腿廠。
金華火腿是金華人民的創造,并非食品公司的創造。私人火腿加工只要保證達到質量和出口要求,服從上面的計劃安排就行了。基于此,縣委決定支持田心火腿廠繼續生產。此外,義烏的傳統特產紅糖、蜜棗的加工情況也大體相同。農民對食品加工的積極性由此調動起來了。
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義烏小商品市場群走上了崛起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先后12次親臨義烏視察調研,總結推廣“義烏發展經驗”。到中央工作后,他親自推動義烏改革試點、“義新歐”中歐班列開通等工作,多次點贊義烏。如今的義烏,僅國家級改革試點就有12項。新時代,義烏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來源:《黨建》雜志 謝高華口述 龔獻明整理
點擊次數:2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