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農產品貿易對全球食品供應鏈和各國農業的影響日顯重要。批發市場作為農產品流通的主要環節要如何作為,才能釋放出促進貿易的潛能呢?11月17日至19日,首屆亞太批發市場大會暨第二屆中國國際農產品貿易對接會在河南鄭州市舉行,來自亞太地區和中國批發市場、貿易經銷機構、農民經紀人協會、生產基地的近500名代表聚首中原大市,共話批發市場發展。
亞太農業出現競爭與合作新格局
幾根瘦挺堅實的大白蓮藕平躺在展臺上,還零星粘著灰白色的干泥。河北隆堯縣澤畔蓮藕專業合作社馬驥夫、韓蘭菊老兩口見記者采訪非常配合,說剛有韓國羅本集團的代表來談投資生產基地。“我們澤畔藕年產30萬斤,平時每斤市價賣到7.6元。如果能出口,價格還能漲上去!”遼寧建昌縣高效農業生產科普示范基地建在素珠營子鄉佟丈子村,全村300多戶人有80戶種植出口枸杞和黨參。基地高效農業生產技術協會負責人許春艷對記者說,村里年產50萬公斤枸杞、10萬公斤黨參鮮果,全由韓國公司負責出口,售價保持在每公斤60元和16元以上,現已帶動全鄉500多戶農民擴大了生產規模。
中國農產品貿易對亞洲的依存度極高,而日本、中國和韓國東亞三國GDP位于世界前10位,相互間的農產品貿易也十分活躍。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曾寅初認為,日韓等發達國家通過農業與食品產業的國際直接投資,構成了中日韓農業競爭與合作格局中的重要部分,跨國涉農企業的發展已成中日韓農業合作的新的重要推動力。他說:“如果跨國涉農企業發展到向第三國促進出口的階段,利用中國的原材料、勞動力和廠房,日本或者韓國企業的加工技術和營銷渠道,加工成產品出口美國、歐洲,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日本名古屋力示井青果株式會社首席代表陳曉紅博士向記者透露的情況,證實了發達國家貿易商與專家一致的構想。她說,目前日本水果已行銷中國高端市場,出于贏利目的,他們想在中國投資基地,在中國種、在別國銷日本農產品。她說,困難就在于缺乏專業化的平臺提供專業化的信息和服務。
批發市場升級需要添加專業化元素
在展區的一角,有兩位代表落寞地坐在一盤青皮大桔子后面,見到記者只做禮節性應答。記者了解到,這些青皮大桔子是桔子與柚子雜交、經過20多年人工選育成功的優良品種,叫建陽桔柚。說話間,記者被突然從身旁伸過來的手嚇了一跳,這雙手捧著蘋果用最快的速度換走了兩只桔柚,手的主人笑嘻嘻地說:“拿我們承德蘋果換你們桔柚,以物易物啊!”見記者詫異,他連聲解釋桔柚實在太好吃了。眾人見狀大笑,兩位桔柚的主人也一掃落寞,趕緊請大家品嘗。原來青澀的外皮之下,竟藏著難以言傳的好味道!“我們就是種這桔柚的農民!”兩位來自福建建陽市南望果蔬專業合作社的代表范廣壽、鬲寶生告訴記者,出口是他們此次參展的主要目的,“這樣合作社的農民可以多掙些錢。”鬲寶生說,他們曾托朋友去馬來西亞推銷桔柚,結果因為賣相不好而被拒絕。
批發市場建設20多年來,歷史地成為了農民最熟悉、最想倚靠的銷售渠道,助力農產品出口具備天然優勢。據記者了解,經由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的中國農產品比重高達70%以上,而經由批發市場的貿易額還不到中國農產品貿易總額的10%。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農產品批發市場組織經銷商從事貿易的能力弱,在現實經營中很少能發揮市場整合的優勢。批發市場對國際貿易的支持力不足,缺乏有效的貿易信息和產后加工、預冷、運輸、貯藏等基礎設施。相比之下,發達國家在農產品批發市場投入巨大,為農產品進出口配套了完整的金融、運輸、信息服務等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
廣州江南市場目前水果交易量占到全國進口水果的70%,進口水果激增的同時也帶動了國內優質水果的出口,逐步成為粵港澳水果進出口的重要集散地。董事長葉燦江認為,提高我國批發市場國際貿易競爭力是可操作的。“江南市場從2002年開始全面升級改造,目前建成信息中心、結算中心、檢測中心、冷庫、廢棄物處理中心、銀行等配套設施,有完善的信息發布、監控、財務結算等系統,交易平臺為果菜經銷商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臺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果菜批發市場主任路全利告訴記者,除了傳統“一對一”對手交易外,近年他們批發市場實施了電子拍賣,交易規模位列亞洲之首。“市場也蓄涵了一批精于貿易的經銷商,在農產品貿易中具有靈活應變的優勢。”
專業化助力農產品貿易有效對接
業內專家認為,我國目前與農產品貿易有關的工作較為零散,分散在有關部門、單位和企業,不成系統和體系,對國際市場的信息收集、發布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這些不僅增大經銷商盲目性,同時也容易造成農產品貿易結構性失衡。
農產品批發市場如何應對國際貿易?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曾寅初認為,批發市場在農產品貿易越來越重要的今天,都面臨著觀念更新、制度創新和設施條件更新。第一,按照農產品價值鏈的垂直體系和食品安全的要求,擴展交易產品的范圍。對我國來說,最重要的是提升進入批發市場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以達到國際貿易要求,否則二元流通結構將不可能改變,農產品批發市場將繼續被排斥在國際貿易之外。第二,引進和培育農產品進出口商,形成參與農產品國際貿易的主體。對我國來說,必須推動購銷商的組織化和規模化,使其具備參與國際貿易的資格和能力。相對大部分批發市場而言,引進和培育農產品進口商是相對有效的起步策略。第三,開展市場設施的升級改造,創造便利國際貿易的條件。應建議政府在有條件的市場內部或者附近建立保稅區或通關設施,批發市場應該開展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必要時建立專門的國際貿易服務機構。第四,中日韓等國農產品批發市場之間加強交流和溝通,條件成熟時,在批發市場的主導下可以建立起市場批發商之間相對穩定的貿易合作網絡。
印度優質農產品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亞達夫博士也趕來為中國和亞太批發市場的未來獻言,他認為批發市場的運營和管理、尤其作為國際農產品貿易平臺需要極高的專業化水準,所以“就特別需要一個來自各相關領域的專家組成的團隊為其發展出謀劃策”。
點擊次數: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