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蔣衡杰指出,今后將逐步形成沿海接單、內地加工、內外市場兼顧的新型服裝產業運營模式。
“如果說前一階段東南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產業轉移的探索更多地屬于自發、獨立的企業行為,那么今天的產業轉移更多的是在政府宏觀戰略布局下,企業積極參與的整體行為!敝袊b協會常務副會長蔣衡杰近日在發布《中國服裝產業轉移工作報告》時這樣總結。
今年以來,從《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指出要大力推動產業轉移、優化產業布局,到地方各級政府積極出臺相關規劃部署產業轉移,可以說中國服裝產業轉移大幕已經正式拉開,并呈現出多元發展格局。
面對這不可逆轉的產業轉移大潮,中國服裝該以什么姿態來應對,并將迎接哪些挑戰?日前舉行的2009中國服裝產業轉移工作會議上,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蔣衡杰所作的《中國服裝產業轉移工作報告》中,介紹了國際產業轉移的四次轉移浪潮,指出當前服裝產業轉移是歷史現實發展必然趨勢,同時分析了目前中國服裝產業轉移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為產業實現有序梯度轉移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第四次浪潮
報告指出,如果說20世紀50-90年代曾發生了三次國際性產業轉移,那么以中國為主體發生的從中國東部向中西部及海外的本次大規模轉移,則被稱為第四次產業轉移浪潮。
歷史證明,每一次國際性產業轉移,都給承接轉移的國家和地區帶來了跨越式的經濟增長。事實上,中國服裝產業的起步與發展正是得益于積極參與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以及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作法。
上世紀80年代初,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東南沿海地區積極承接來自海外產業轉移,獲得了產業起步階段的原始積累,促進了中國服裝產業的快速發展。
當前,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等承接轉移的比較優勢正在逐漸喪失。而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加劇全球經濟格局的深刻變革,也進一步引發對中國服裝產業發展模式的深入思考,其中一個結論就是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還是要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大力發展制造業、服務業,并在此基礎上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中國服裝產業轉移工作,應該在國際產業轉移、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整體框架中進行!笔Y衡杰指出,以產業轉移為基本特征的中國服裝產業發展第二次浪潮,從根本性質上不同于前30年粗放型、能源消耗型、擴張型的發展,而應該是符合國際發展新趨勢和國家經濟結構調整要求,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緊密結合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
此外,蔣衡杰還透露,國家有關部委正在積極調查研究,不久將出臺有關我國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
新模式漸現
近年來,受困于高漲的成本和日益窘迫的發展空間,東南沿海成千上萬家工廠正在忍痛舍棄拼搏多年的大本營轉往內地。
報告提出,改革開放以來,東南沿海地區利用地理區位和政策優勢,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方面占據優勢地位,實現率先崛起。如今受到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和生態環境約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壓力增加,東南沿海地區紡織服裝產業向中西部梯度轉移的步伐加快。與此同時,中西部省份積極做好迎接沿海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的準備。
2009中國服裝產業轉移工作會議公布的一系列數據顯示:內陸省份已經成為服裝企業投資活躍的地區,在東南沿海地區企業普遍陷入困境的同時,中西部地區仍然保持著較好發展勢頭,江西、安徽、河南、河北、湖南等省均逆勢而上,實現了較快發展。2008年中西部8省服裝產業投資比重較2007年同期提高了5.66個百分點,占全國服裝行業總投資的33.73%。江蘇、浙江、廣東等東南沿海傳統服裝大省投資下降明顯,中西部地區投資步伐快于東南沿海地區。
金融危機下,服裝產業西進之勢緣何加速?蔣衡杰分析,服裝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符合國家產業調整政策,得到中西部地區各級政府的大力扶持,能享受許多優惠政策。而且比較海外轉移等其它轉移方式,向中西部轉移有多方面優勢,包括文化環境優勢及中西部巨大的市場需求優勢。
記者了解到,這輪產業轉移中,不少企業已經行動起來:法派集團投資達25億元在四川簡陽打造“中國西部服裝產業園”;培羅成集團遷往江西九江;太平鳥集團、洛茲集團遷往湖北宜昌;“東業西進8+1戰略聯盟”在重慶啟動,東南沿海地區的服裝、箱包、針織等八大專業市場,宣布將重慶作為中國服裝產業新的承接地和集聚地……
“東南沿海地區服裝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例子有很多,并逐漸由企業個別行為演變成為產業主流趨勢!笔Y衡杰指出,今后,中國將會逐步形成沿海接單、內地加工、內外市場兼顧的新型的服裝產業運營模式。
點擊次數: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