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遭受金融危機重大打擊的服裝行業在經歷數月調整之后,逐步顯現回暖趨勢,但預計增速仍將持續放緩。
中國服裝協會副秘書長謝青表示,今年我國服裝出口降幅在逐漸縮小,中國的服裝在歐美主要出口市場的實際份額在上升,規模以上的服裝企業同比增長了18.8%,投資也在持續回升。
“7月份的紡織品出口53.23億美元,服裝出口110億美元。從各項指標綜合分析,我國的紡織服裝行業正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間點。”上海紡織協會會長席時平表示。海關總署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7月,全國紡織品服裝進出口總額累計986億美元,雖然同比仍下滑,但7月份紡織品服裝的進、出口額均為目前年內最高,進、出口環比繼續提升,增幅分別為4%和17%,其中出口環比增幅較6月份進一步擴大。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中國對歐盟的出口額自3月以來逐月提升,中國對美出口保持月度同比、環比雙增長的態勢。同期,中國服裝對日本市場的出口出現觸底反彈。在新興市場方面,今年7月,中國對東盟、非洲、拉美和大洋洲的月度出口環比全部為正增長,且反彈力度強勁,增幅最高達到42%。
抓住調整機遇實現企業轉型
鑒于紡織服裝業面臨的重重困境,今年以來國務院制定了應對措施。2009年2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決定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將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由14%提高至15%。此次推出的紡織業振興規劃主要圍繞五個層面展開,即要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加強技術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優化區域布局;加大財稅金融支持。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經濟環境表現疲弱、我國宏觀環境趨暖回升的作用下,中國紡織產業依靠國內市場持續增長和產業升級政策這兩大支柱,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7149.4億元,實現了同比6.44%的增幅,總體呈現企穩回升態勢。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限額以上批零商品中的服裝類產品銷售額增速為18%,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3個百分點,這也表明了我國服裝消費環境趨暖。
值得關注的是,紡織服裝行業自身也在主動轉型對抗危機。在金融風暴的沖擊中,一部分紡織服裝企業開始尋找主營業務以外的新投資領域。紡織行業中,以制造牛仔面料和服裝為主的黑牡丹開始轉身,打造由城建開發、商業地產和紡織組成的“三駕馬車”。服裝行業的典型是雅戈爾,2006年到2007年,股權投資讓雅戈爾嘗到大甜頭,但轉到2008年,隨著股市一瀉千里,雅戈爾在海通證券等投入的金融資產縮水上百億元。今年6月1日,在一年多的沉寂后,雅戈爾又斥資10億元,在寧波黃金地段取得了5.9萬平方米土地。并且在今年7月份,雅戈爾又投資6000萬元獲得了海南天然橡膠產業集團2000萬股原始股,接著又以5.99億元參股首開股份,成為其第四大股東。也有如天山紡織等企業,通過資產重組的方式,謀求新的出路。
調整振興要著眼自身升級
仔細分析各個企業的中報可以看出,紡織服裝業面臨的困難固然來自外因,但是自身也有產業有待升級、產品結構有待調整等問題。比如,中國紡織行業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由來已久,有專家認為,在全球需求萎縮的大背景下,國家當前的相關政策很難直接刺激擴大出口。中國紡織出口企業的主要競爭對手不在國外,而是在本土。而出口退稅即使提升,恐也難阻止紡織業出口增速的下降。
在此期間,紡織服裝行業與其被動硬扛,不如主動更快地進入產業升級的通道,重視創新技術,積極拓展新市場。上半年,部分企業將目光轉向自身。華孚色紡通過大規模技術改造,不久前成為“中國色紡紗精品基地”,成為繼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授予“新型色紡紗產品開發基地”和中國流行色協會授予“紗線色彩研發基地”之后,獲得的第三個國家級基地稱號。華孚色紡董事長孫偉挺表示,今后公司將以“色彩引領者”、“環保先行者”、“技術創新者”為己任,不斷開發健康、環保、舒適的色紡產品,持續滿足客戶的需求。
整體看來,我國紡織服裝企業當前還在底部徘徊,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條件來度過時艱。但加快紡織服裝業的升級改造關系重大:從國內看,紡織服裝業在相當長時間內都將是我國重要的民生產業,13億人口的龐大消費總量決定內需市場必須依靠我國自身紡織產業來滿足。紡織工業吸納了2000萬勞動力就業,其中80%來自農村。我國棉、毛、麻、絲年產量共達900多萬噸,關系到1億農民的生計。從國際看,紡織服裝業是我國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之一,在全球紡織貿易市場占有1/3左右的市場份額。
因此,紡織服裝企業在今后必須加強技術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設、設立專項資金支持行業技術進步、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優化區域布局,積極拓展新市場。
點擊次數: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