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一棟棟三層別墅整齊、漂亮,每家的窗臺上、院子里綠意正濃,車庫停放著自家的車,老阿婆的臉上洋溢著幸福。這不是城里的豪宅,是記者在浙江省義烏市大陳鎮大陳二村見到的一幕,讓人不禁心生感慨:這里的農民真的是富起來了。陪同參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義烏市推進農村人口非農化,通過減少農民來富裕農民的結果。
據介紹,為實現農民早日脫貧致富的目標,義烏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率先提出了“四個允許”的政策,即允許農民經商,允許農民長途販運,允許放開城鄉市場,允許多渠道經營!八膫允許”促進了義烏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為今天的城市化奠定了雄厚的基礎。但如何進一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義烏的決策者們感到,面對農村人口過多,農業資源不足,農業生產率水平低下的狀況,靠原來的“四個允許”已解決不了問題,必須利用城市發展空間,吸引農民進城落戶、實現農業人口向非農人口轉移,通過減少農民來富裕農民,必須通過城市提供的市場空間,大量轉移農村勞動力,實現農民收入從主要依靠農業收入向非農收入轉移。
為解決農民進城定居置業,義烏市建立了新型的戶籍管理制度,采用多種優惠政策鼓勵農民進城,對外來人口進義烏落戶也實行了投資移民、人才移民和勞務移民的優惠政策。同時,政府鼓勵城鎮企業使用農村勞動力,目前各類企業吸納的農村勞動力有30余萬人,其中三分之一為本地勞動力。對居住生活條件較差的山區農民,則在城市衛星城建立山區移民安居小區,由就地扶貧為主轉向異地扶貧,使山區農民轉為市民。為確保農民轉為市民后有生活保障,防止返貧和回流農村,義烏市建立了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面向所有非農就業人員的失業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開展社會救濟服務。這些政策的實施,促進了農業人口的大幅度減少和農村勞動力的大量轉移,全市31.6萬農村勞動力中,已有22萬轉移到二三產業,農民收入中來自非農產業的收入已從1990年的557.33元上升到去年的4378.85元,比重上升到82%左右。
農民減少了,部分農村勞動力轉移了,還為推進規模經營創造了條件。義烏及時按照“依法、自愿、有償、規范”的原則,通過項目招商、租賃轉包、土地股份制等形式,促使分散經營的土地流轉起來,既改變了部分農民“亦工亦農、亦商亦農”的狀況,使越來越多的農民成為徹底的工商業主,又使專業農戶擴大了經營規模。蘇溪鎮新樂村有420畝土地,670個勞動力,通過土地使用權流轉,真正從事農業生產的不到50人,其中規模經營大戶就有35個。這樣一來,既使務農農民通過擴大經營規模增加收入,又使“失地”農民成為流轉土地的收益者,擴大收入來源;既有效地促進農民增收,又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農民減少又帶來了農業增加值的增加,去年全市勞動實現農業增加值達7841元,比1990年提高3倍以上。
點擊次數: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