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義烏是浙江中部快速崛起的一座商貿城市,本地人口70.7萬,外來經商務工人口2007年已突破100萬,城區常住人口中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近萬名外商和國內40個民族的2.6 萬少數民族人口。市場是義烏經濟的最大特色和優勢。義烏不僅擁有豐富的商貿資源,同時也在語言生活方面體現出鮮明的義烏特色。近年,我們數次赴義烏對“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中國小商品城進行語言使用狀況調查。
中國小商品城的語言概況
中國小商品城經營總面積達400余萬平方米,商位6.2萬個,從業人員16萬,商品170多萬種,日客流量20多萬人次。市場的巨大吸引力匯聚了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客商,義烏成了名副其實的“聯合國社區”,小商品經銷的全球化,同時推動了文化交流的國際化。義烏的公交車是中英文雙語報站;許多商店招牌用中、英、韓、阿拉伯文字交相展示;市區有基督教堂、禮拜場所、清真寺,還有國際學校;在繁華的國際商貿城內,隨時都能聽到經營戶、客商或翻譯交流交易時所使用的漢語、英語、韓語、俄語、阿拉伯語等近十種語言,市場成了各種語言的交匯點。各市場還專門設有外文翻譯服務處,為廣大經營戶與客商提供便捷的語言專項服務。2008年義烏市政府的門戶網站增設了英語、韓語、阿拉伯語三種外語版本,增加了政府政務公開度、透明度,更提升了義烏的國際形象。
義烏中國小商品城語言使用狀況
我們以最具典型特征的國際商貿城為調查范圍,選取了1200個經營戶為調查樣本(回收有效問卷1998份),在相關部門的通力配合協助下,展開了語言使用問卷調查,旨在較系統地描述和分析中國小商品城的語言使用狀況。
1.經營戶背景信息。被調查經營戶中,男女比例分別為48.1%和51.9%,其中9人為韓國國籍。樣本中涉及5個民族,其中漢族1167人,占97.4%,其余依次為朝鮮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及壯族。中國國籍的調查樣本分別來自28個省、市、自治區,以浙江省經營戶為主,占69.3%,其余經營戶來源呈多樣化特點,按比例高低排名靠前的省份依次為廣東、福建、江西、江蘇等。市場經營戶以青壯年為主,20—49歲樣本占92.1%。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及大專為多數,占86.4%。
2.經營戶語言使用狀況。在繁華喧嚷的市場內,經營戶與客商之間、經營戶與管理人員之間、經營戶與經營戶之間,因為交談對象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語言或方言來進行溝通交流,除了普通話和英語是通用語言外,義烏方言因地緣優勢當仁不讓地成為強勢方言。我們針對經營戶使用義烏話、普通話、外語的情況進行了調查。
義烏方言是浙江南區吳語婺州片的一個分支,當地人中流傳“義烏十八腔,隔溪不一樣”的說法。這種具有10個聲調的方言保留了大量的古入聲字,聱牙生硬的義烏方言曾經阻礙了義烏貨郎擔游走江湖的腳步,遲滯了義烏與外地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國小商品城的崛起使得義烏方言的使用狀況發生了相應的改變。義烏籍經營戶占總數61.5%,所以義烏話毋庸置疑成為使用人數最多的一種方言。
在一個外來人口大大超過當地居民的商貿城市,普通話在義烏無疑是一種超強勢語言。據調查結果看,上學前與上學后就開始說普通話的占樣本量的89.7%,工作后與來商貿城經商后開始說普通話的僅占10.3%。從自我評估普通話水平這一選項來看,認為自己能流利準確地使用或較流利使用的樣本量占89.8%,完全聽不懂也不會說的僅占0.8%,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可見市場經營戶都具有較好地自覺使用普通話進行交流交易的意識。
對于一個外向度達60%以上的國際性市場來說,經營戶若能用簡單的外語與國外客商進行直接交流無疑對交易的順暢與成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64.4%的經營戶認為自己會使用英語,其中2.7%還會韓語、阿拉伯語及俄語等。他們習得并掌握外語的途徑主要還是在學校時跟老師學的,培訓班學習、自學、跟“老外”接觸中學這些途徑只占總數的17.8%。從經營戶對自己外語水平的主觀評價這一選項看,能流利或較流利準確使用的僅占8.1%,外語水平總體來說偏低,但經營戶們使用外語的意識普遍較強,從每天說英語的時間這一選項可以看出,52.2%的經營戶每天或多或少都在使用外語,這跟涉外市場的性質是相符的。
中國小商品城平均每天客流量達20多萬人次,經營戶們每天要接待來自省內、國內及世界各地的客商和旅游觀光者,面對膚色、語言各異的顧客,30.3%的經營戶認為自己在交流交易時能靈活轉換使用的語言,69.7%的經營戶則認為不能。
在對語言態度的調查選項中,我們選取義烏話、普通話、英語作為對象讓經營戶作出主觀評價,結果顯示,從語言的實用性及美感的角度判斷,選擇比例由高到低均為普通話、英語、義烏話。這種對語言的主觀評價也影響著經營戶們學習語言的意愿,選擇“愿意”和“非常愿意”學習的語言比例依次為普通話70.8%,外語69.3%,義烏話42.2%。與本人學習意愿結果稍有不同的是對子女的語言學習期待上,在是否希望子女學會的三種語言選項中,選擇“愿意”和“非常愿意”的比例依次為外語86.9%,普通話84.9%,義烏話48.8%,外語超過了民族共同語普通話。這說明在中國小商品城的日常交流與交易活動中,普通話和英語是最為實用的,有極大的推廣空間,而大部分義烏籍的經營戶也希望子女在掌握外語、學好國家通用語普通話的同時,也能很好地掌握自己的母語義烏話,傳承本土文化。
問題與建議
義烏以其繁榮發達的商貿市場聞名于世,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義烏的經濟發展模式為海內外所津津樂道,嘆為觀止,那么與之息息相關的市場語言使用狀況,是否能緊跟上義烏國際化發展的腳步呢?強化從業人員語言素質,提升市場品位,是加速市場與國際接軌進程中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點擊次數: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