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內容摘要:本文首先通過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得出其較少涉及到專業市場選點布局這個空白點,為本研究留下了空間;接著結合并分析目前我國專業市場上存的大量問題,提出全面考慮影響專業市場選址布局因素的重要性,然后針對三種具有代表性的專業市場各自在選址布局時應考慮的因素進行具體分析,最后提出了選址布局的最佳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并指出本文的不足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專業市場;選點布局;因素
Abstract:
Key words:
一、專業市場選點布局的研究綜述
專業市場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市場形態,早在我國的唐代、十五、十六世紀的歐洲就有所記載,但工業革命后其大多數被各種新興的零售業態所取代,雖然后來也或多或少的出現,但其在真正成型并普遍發展是始于我國改革開放后的農村地區,它與家庭承包責任制、鄉鎮企業在一起被稱為農村三項影響最大的制度創新,引發和加速了農村經濟結構、流程和微觀基礎的實質性變化,改變了農村城鄉經濟格局,其對國民經濟發展尤其是農村工業化所發揮的作用之大,在人類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
改革開放后,農村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生產力得到了解放,大量剩余勞動力投入多種經營,從而出現了大批的專業戶。在專業戶涌現的基礎上出現了大批的專業市場,也就是說專業市場是為了適應專業戶的出現而出現的(周明星,[1])。但這一時期的專業市場規模還較小、影響范圍較小,因此沒有得到很多人的認可。直到浙江溫州村的專業市場成功的發展起來,它和舉辦家庭工業有機結合起來,帶動了整個農村商品經濟的蓬勃發展,推動了溫州小城鎮的發展,形成了一種“溫州模式”,其影響之大使得許多地區都紛紛效仿(林開知,[2]),而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后,專業市場在全國范圍內普遍興起和發展起來,促進了農村工業化、推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然而,作為與古典式市場經濟制度相適應的專業市場,其作用和功能的發揮是有其階段性與局限性的。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向建立現代市場經濟的目標縱深發展,專業市場制度的功能和地位必然趨向于弱化(袁亞春[3])。另外,專業市場在發展中也暴露出了深層次的問題:市場定位缺乏個性,重復建設嚴重;多數市場規模小、檔次低,素質總體不高;市場功能尚不完全,經營環境仍不理想;先發性的體制優勢趨于弱化,區域競爭日益激烈,市場增長后勁乏力等等,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融合了信息技術的連鎖、倉儲和大買場等新型零售業態和網絡交易的出現和普及,進一步加劇了傳統專業市場的發展危機(馬斌,徐越倩[4])。因此,對于傳統的專業市場進行“二次創業”,朱陽生[5]提出“產業支撐”是啟動專業市場的根本保證。首先要立足于在本地區范圍內有計劃地培育與各專業市場發展方向相配套的產業并且使該產業逐步發展壯大。在所有制形式上堅持以發展民營企業為主,充分利用社會力量發展配套產業,這樣既可以使這些企業從他們誕生之日起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運行機制,又可減少政府辦企業的風險;在培育重點上堅持以發展加工業和養殖業為主;在發展步驟上堅持依靠現有產業基礎起步,加大扶持力度,形成“滾雪球”式的發展格局,切忌“貪大求洋”。當前選擇哪些產業優先發展,應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才能確定。單單,楊強[11]從浙江傳統制造業與專業市場互動發展現狀的分析入手,闡述了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與專業市場二次創業的關系,并提出了二者整合發展的建議,主要有積極培育大產業區,構建若干個世界級先進制造業基地;實施專業市場的功能創新、轉型和重組;聯手組建國內市場網絡、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和加強對專業市場內商品的質量監管等。單單,楊強,趙懷祥[6]提出產業集群和專業市場是共生共榮、互動發展的關系,市場促進產業,產業帶動市場。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層級差異的存在,給專業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條件,應在以產業集群與專業市場互動發展的模式上提高市場整體素質,促進資金積累,形成競爭優勢,使專業市場向縱深發展。為了延長專業市場的壽命周期,我們可以對專業市場進行“二次創業”,但還有另一方法則是使專業市場的建設中心轉移。專業市場的生存和發展基礎是數量型消費群體和中小企業,但隨著沿海地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行為的變化,專業市場的顧客群體出現西移和北移的跡象,因而,專業市場的中心也在西移和北移(池仁勇,[9]),因此專業市場在中國的西北部還能夠繼續發展。
專業市場制度是一個與經濟發展的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產物,因此它必然地隨著這一發展階段的結束而逐步走向萎縮,這一點可以從西方發達國家專業市場的發展中得到印證。但中國與西歐不同的是,中國的幅員遼闊,具有明顯的區域經濟發展的層級差異,而且目前中國的城市化總體水平還比較低,農村人口眾多且分布較為分散,低收入人口還有相當的比例,這些都將為專業市場的繼續存在和發展提供基礎,另外現在各地政府也都在積極推動專業市場的功能創新和轉型,因此,專業市場的衰退只是一種長期的發展趨勢,它在中短期內不會絕對萎縮或者消失。專業市場還將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促進較落后地區的發展,推動整個國民經濟向前邁進。(鄭永春,袁亞春[9])
隨著時代的發展,專業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雖有萎縮現象,但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因此也吸引了國內許多學者的研究,但縱觀上述的研究,我們不難發現他們都有著共同的不足,那就是涉及到專業市場的選址布局較少,而專業市場的選址布局在市場建設與發展中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也為本研究留下了空間。
二、專業市場選址布局影響因素的主要分析(著重從經濟學的角度進行分析)
作為一個專業市場,市場的選址布局是能否在激烈競爭中獲得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市場一旦建立就很難變動,因此,我們應該充分考慮影響其選址布局各個方面的因素:
(一)各種類型的專業市場選址布局時都應考慮的因素
1.當地的客流規律[客流量與布局是一個什么邏輯關系?文稿中要寫清楚。下同]:
客流是市場經營成敗的關鍵因素,一個市場若要獲得成功,必須要有足夠的顧客來源。它除了本身潛在顧客,還包括流動的顧客,因此,分析當地人口總數、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年齡結構購買能力及分析過往人的年齡結構、來往峰期、來往目的和停留時間等因素,對于把握市場的客流有重要作用,客流量越多越有利于市場的建設。因此,評估當地的客流規律是影響市場選點布局是一個較重要的因素。
2.商圈輻射范圍:
專業市場的商圈可理解為來市場購買產品的顧客所居住的地理范圍,選擇適當的商圈是市場選點的基礎。商圈輻射范圍越廣,就越有利于市場的建設與發展;相反,商圈若太小則會導致“有場無市”局面的出現。因此,在市場選點布局之前就得對當地的商圈構成情況、特點、范圍及影響因素進行調查分析。
3.地理交通:
歷來,地理位置是否具有優勢、交通是否便利一直是市場選址布局時應主要考慮的一個因素。市場布局在四通八達而方便的交通干線上,不僅能夠加快商品到達目的地的速度,有利于生產與經營者獲得供求信息;而且,還能使專業市場具有較強的吸引力、較強的產業擴散力和輻射力。以浙江義烏市場為例:義烏地處浙江中部丘陵地區,群山環抱,其交通網絡體系已初具規模,浙贛鐵路線橫貫境內,境內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形成10分鐘經濟圈。省道干線穿境而過,出境道路網絡比較完善,杭金衢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甬金高速公路已開工建設,義烏至寧波港、省會城市杭州行程將縮短為1個多小時左右,至上海也只有2個多小時左右。另外,義烏機場已開通廣州、深圳、汕頭、廈門、海口、上海、北京等城市十多條航線。
4.競爭對手:
在市場選址布局時,應該全面地調查自己的競爭對手的情況。包括,所設置位置與競爭市場之間的距離,在地理上的優勢、劣勢;競爭市場的銷售規模與目標定位;競爭市場的目標顧客層次特點;競爭市場商品結構和經營特色;競爭市場的實力和管理水平。但由于很多人在選擇建立專業市場時并沒有對其周圍競爭對手的情況進行分析、調研,從而因嚴重的重復建設而紛紛倒閉的專業市場是歷歷可數的。以廣州朝陽文體批發市場為例,朝陽文體批發市場原本各個方面的設施都是不錯的,但因其沒有充分分析其競爭對手的情況即:星之光文體批發市場,廣州誼園、一德文具批發具有較悠久的經營傳統,已經在行業內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從而吸引了絕大部分客商。因此,朝陽文體批發市場失去了穩定的客源,由“朝陽”變成了“落日”了。
5.周圍環境:
市場周圍的環境條件將對市場的成功與否產生巨大的影響,任何一個新建的市場,即使規模大的可以支配其環境,也必須對場址周圍的環境諸如建筑、治安、衛生等情況進行仔細分析,其中治安不安全會導致一些市場夭折。如鄭州某服裝市場,原有商戶2000 余戶,后由于以宋留根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的宋氏黑幫的破壞,商戶迅速減少至500 余戶,市場走向衰落。近年一些帶有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為掘取金錢,盤居市場,欺行霸市,蠶食市場,結果一些原本興旺的市場,被其破壞而走向消亡,這一點應引起政府高度關注。
此外,當地的教育、宗教、經濟狀況、年齡等都對人們的購買習慣有影響的,因此,在選址時,這是必須注意的。
6.當地長遠規劃:
專業市場所選地方的長遠規劃也會對市場將來經營帶來重大影響的,有些地點從近期來看,可能是場址的最佳選擇,但是隨著地區的改造和發展會出現新的變化而布適合設市場;相反,有些地點近期可能并不理想,但從長遠規劃前景看又可能很有發展前途。因為場址選定后一般不會輕易遷移,即使遷移也必須付出極大的代價,這就要求在選擇場址時,一開始就應從長遠發展的角度著眼,因此要詳細了解該區的交通、市政、綠化、公共設施、住宅及其他建設和改造項目的規劃,使選定的場址符合近期環境的特點也符合長遠規劃,避免造成損失。
7.地方政策:
? 與住宅商鋪相比,政策因素對專業市場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地方政府的興商政策取向和直接參與市場的組建,能對專業市場的發展起到了加速作用,但相反,則會阻礙市場的發展。這里指的政策主要是當地政府對專業市場發展的意見。專業市場開在那里,肯定會對周邊的環境及交通等產生一定的影響,由于此類原因最后被關閉的市場不在少數。所以,在建立市場之前應多了解一些當地政府的政策。不要剛剛投資建了某個專業市場,就因政策變化而招致損失,這樣的結果是得不償失的。從臨沂批發等專業批發市場的發展來看,臨沂地處魯東南,與許多城市相比并不具有交通上的特別優勢,但是80年代初市政府就明確了專業市場的發展指導思想,提出“政府領導、多方籌資、聯合建設、工商管理、共同受益”的市場建設思路,采取積極支持、嚴格考察、科學論證、統一規劃、統一審批、統一管理、統一收費等運作方法,靠先進的體制、優惠的政策等造就了全市193個專業消費品批發市場、36個生產資料市場以及786個綜合集貿市場,特別是臨沂商品批發城已成為山東第一、全國第三的商業批發中心。
(二)不同類型專業市場選址布局各自應考慮的因素
根據不同的方式,專業市場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分類。各種不同類型的專業市場各有其自身的特點,因此在選點布局時所要考慮的因素也各不相同。這里,只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產地專業市場、銷地市場進行分析。[ 專業市場的分類方式、定義、特點引用金明路,各類專業市場的存在基礎與發展前景[J],浙江社會科學1996(5)]
1.產地專業市場:它是以當地商品生產基地為依托,將當地及鄰近地區數量眾多,分布廣泛的小規模商品市場生產者所生產的產品集聚起來,進行交易并銷往遠地市場的專業市場。它具有如下特點:市場位于產地,處于商品批發流通的起點,商品尚需經過多道流轉環節才能進入消費領域;市場輻射范圍大,商品絕大部分銷往遠地市場;市場主體主要是由生產者和批發商構成;進入市場交易的商品主要是當地及鄰近地區的小規模生產者的產品,商品價值相對較低,同時適于長途運輸;交易以批發貿易,批量交易為主,兼有少量零售交易。如浙江農村九十年代中期以前產生的大批專業市場,如慶元香茹市場、諸暨珍珠市場、紹興輕紡市場等,基本屬于產地專業市場。對于這一類的專業市場,我們在選址布局時還須考慮的因素有:
(1)、產業集群[ 產業集群的計算公式、相關系數分析表引用楊強 姚崗,產業集群與專業市場的互動發展[J],經濟眾橫2005(6)]
產業集群式一種世界性的經濟現象,它是大量相關企業按照一定的經濟聯系濟集中在特定范圍所形成的一個類似生物有機體的產業群落[Bergman and Feser,2000],產業集群對于專業市場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以浙江省為例,從浙江產業集群的地理位置布局和專業市場的分布來看,二者具有驚人的相似性,基本是一種產業群與相關配套的專業市場屬于一個地域之內。我們通過對浙江省有代表性的三大專業市場年成交額和相關的產業集群產值的相關性進行分析,運用相關系數計算的統計公式:( 略)
得到如下結果(如下表1所示,計算過程略)
表一 浙江省三大專業市場年成交額和相關產業群產值相關分析表:
序號 市 名
場 稱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年成交額 相關產業群GDP 年成交額 相關產業群GDP 年成交額 相關產業群GDP 年成交額 相關產業群GDP 年成交額 相關產業群GDP
1
2
3 紹興防治品專業市場
海寧中國皮革市場
桐鄉濮院羊毛衫市場
313.3
32.08
31.5 467.2
67.6
5.85 392.25
36.58
32.00 541.1
74.97
4.49 393.4
42.68
32.5 511.9
89.8
6.94 376.33
39.06
33.00 604.02
120.88
8.68 441.52
40.16
42.09 757.65
131.5
9.63
資料來源:《浙江年鑒》1992--2003,《浙江非國有經濟年鑒》1999—2003
分析結果相關系數分別為0.82、0.60、0.74,顯示浙江省專業市場的發展與產業集群的發展存在明顯的相關性。這種相關性表明了產業空間集聚推動了專業市場的發展。在實踐中也證明了這一點,例如常熟有服裝產業集群和常熟招商城,紹興有紡織產業集群和中國輕工業城,乘州有領帶產業集群和領帶商品城,義烏有各類小商品產業集群和中國小商品城。因此,產地專業市場的選址布局應該考察當地是否有產業集群。
(2)、支撐產業
專業市場不像百貨市場一樣,能夠搞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做法,它是以“專”取勝的,因此必須以獨特的產業作支撐。實踐證明,凡是成功的專業市場,都是有特色的產業支撐著。如浙江溫州的紐扣市場,華夏第一鎮盛澤的中國東方絲綢市場,江西景德鎮的瓷器市場,江蘇宜興的陶瓷市場,湖南邵東的工業品批發市場等,它們之所以能夠吸引各地的客商,成為專業市場的典范,就是因為它們具有支撐的產業。因此,市場在選址布局時應該考察當地是否有與市場所要銷售的產品一致的產業作支撐,切忌盲目性。
當然,影響產地專業市場選址布局的因素還有很多如文化因素、自然資源因素等等,這里就不一一分析了
2.銷地專業市場
銷地專業市場是為當地及鄰近地區的消費者和零售商提供商品,在流通中起向分散的小規模的購買者擴散作用的專業市場。它還具有以下特點:市場位于隊牟磊商品需求量較大的大眾城市,地處租金相對便宜的城郊結合部,市場設施相對簡陋;商品的供給范圍相對較小,主要滿足當地及鄰近地區消費者的需求;市場主體比較復雜,既有生產者和消費者,又有批發商和零售商;進入市場市場交易的商品除當地生產的以外,還有大量來自外地的產品;交易形式為批發零售結合,在價值較低的便利品專業市場上,批發交易所占比重較大,而在價值較高差價較大的商品的專業市場上,零售比重較大。近年來,在浙江的杭州、金華等大中城市迅速發展起來的家電市場、家具市場、自行車市場等都屬于銷地市場。對于這一類的專業市場,我們在選址布局時還須考慮以下的因素:
(1)、當地的人口
按照國際的經驗和我國市場的發展實踐來看,市場的選址布局應選在人口數量人口密度高于或等于市場“容量”相適應的區域。因此在建設市場時首先必須對當地的人口數量、人口密度、人口結構、人口增長率等進行調查的,一般地,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口密度越高、數量越大則市場的“容量”也會增加了;反之,如果人口總量和人口密度不足的情況下,建立起來的專業市場也難以維持其發展,特別是商品是銷往區域內的,如果區內人口數量和密度都較小,那么人們的需求量就會減少,商品的銷售量也會跟著減少,最后導致市場也無法生存。
(2)、當地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
當人均收入很低時,任何市場都不可能興旺發達,而當收入很高時,人們對于同種產品的微小價差便不會在乎。專業市場的定位和消費群是面向低收入的階層,也就是說低收入階層是專業市場最直接的消費群體,所以,專業市場的起步發展往往選擇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如20世紀80年代的浙江省永嘉、義烏正符合專業市場發展的一般條件。但是隨著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消費者收入上升,一些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地區的部分省市已經開始進入小康型生活,居民消費特征正在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然而,我國經濟發展總體量梯形分布,東部地區發達,西部地區落后。在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消費行為仍然以數量型消費型消費為主。因此,專業市場的消費群體隨著經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逐漸從南向北,從東向西轉移。
然而,有些專業市場由于進行“二次創業”,將自己的市場定位為賣中高檔產品,實行品牌化,如義烏小商品市場所銷售的產品有70%以上是品牌產品,這時他們需要的則是那些收入偏高的消費者。因此,專業市場在選址布局時要注意當地的收入水平是否與自己市場定位相一致。
(3)、當地消費偏好
消費者是專業市場賴以生存的基礎,有什么樣的消費者就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市場結構。因此,專業市場選點也應該根據當地消費者消費偏好的變化而變化,消費者的消費偏好是專業市場選點應考慮得一個重要的因素。在20世紀80年代,受收入水平的限制,我國絕大部分居民是數量型消費者,以溫飽為主,這種社會消費環境最適于低質低價商品市場的生成,專業市場的發展正是恰逢時機。但是進入90年代以后,居民的消費偏好明顯發生改變,以日用小商品為主,逐漸走向了消費多樣化,開始追求檔次、名牌,從數量型轉向了質量型,從單純的價格優先轉向了質量、價格、方便綜合考慮。隨之,如超市、便利店、連鎖等各種業態開始興起,一些專業市場受到了冷落。如廣東省是服裝等日用小商品市場發展較早的省份,但是90年代后,隨著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品牌、名牌成為時尚,伴隨而來的是專業市場的惡萎縮,還有其他專業市場如杭州三星亭針織市場、溫州妙果等市場也紛紛倒閉。
但有些現代專業市場則需要那些偏好層次較高的消費者, 因此,專業市場在選址布局時要重視當地居民的偏好是否與自己的市場定位是否一致。
銷地專業市場的選址布局同樣地還有很多因素需要考慮,如當地市場的“容量”,當地的風俗習慣等,這里也不一一分析了。
三、選點布局的理論與實踐的差異比較
參考文獻:
[1] 周明星.論專業戶與專業市場[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20
[2] 林開知.溫州鄉鎮企業與農村小城鎮的發展[J].中國農村經濟,1987:33
[3]袁亞春.浙江專業市場的發展與社會結構的變遷[J].浙江大學學報,2002,(6),145
[4]馬斌,徐越倩.論專業市場與電子商務的互動發展—以浙江省為例.商業經濟與管理,2005(3),16
[5] 朱陽生.“產業支撐”是啟動專業市場的根本保證[J]..經濟研究,2003,(2),25.
[6] 楊強,單單.趙懷祥.產業集群與專業市場互動發展的動力機制分析[J].商業經濟,2005,(3),81-83.
[7] 石憶邵.市場發展理論問題探微——以義烏市場為例[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6,(1),3-8.
[8] 池仁勇.從專業市場的生存基礎變化看其發展趨勢.商業研究,2003,(9),168
[9] 鄭永春,袁亞春.解讀“市場大省”——浙江專業市場現象研究所[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190
[10]金明路.各類專業市場的存在基礎與發展前景[J].浙江社會科學,1996(5),21-22
[11]肖怡.零售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41-142
[12]http://www.gzsa.com.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474
點擊次數: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