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前言
建設宜商宜居城市,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大戰略目標,建設“森林義烏”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舉措之一,而建設園林城市和綠色村莊又是落實這一舉措的重要工作抓手。一直來,我市始終堅持建設大環境、推進大綠化,“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努力建設與國際商貿名城目標相匹配的創業環境和宜居環境,積極樹立城鄉一體的綠化意識,每年把生態綠化作為實事項目向社會公開做出承諾,并通過載體創新、責任落實、措施保障,持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人居環境,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句話是可持續發展思想最生動、最形象、最樸素的表述。陽春三月,第33個植樹節如期而至。相比往年,今年的義務植樹活動還有著特別的意義,因為今年不僅是聯合國確立的“國際森林年”,更是全民義務植樹運動開展30周年。在渴望自然、崇尚生態的追求下,全市上下正行動起來,齊心協力,繼續推進轟轟烈烈的綠化“大會戰”,掀起了一輪綠化義烏、美化家園的新高潮。
綠色音符奏響生態旋律
-森林城市創建工作中的閃亮印記
漫步在這個充滿綠意的都市和鄉間,仰望天空,天高云淡;四處眺望,滿目綠色;張口呼吸,沁人心脾……好一幅“城在森林環抱中,人在林間花海行”的和諧景象。
今日的義烏,正日益舒展在綠意濃濃的生機之中,幾十年植樹造林,昔日不毛之地如今綠海蕩漾,但市委市政府沒有就此止步,本著生態就是財富的理念,又在努力實現著由綠化向文化、造林向造福、增綠向增收的跨越。
閃亮詞:綠色家庭
“小乖,院子里的花花草草不能咬,要愛惜它們。”3月8日,江東街道臨江社區盛光榮家的寵物小狗想親舔身旁美麗小花時,被主人制止。踏進盛光榮的別墅小院,腦海里就浮現出兩個字——“綠韻”:蒼松的青、雀梅的綠、杜鵑的紅、桂花的清新,小院水池內樹木倒影、魚翔淺底,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畫卷盡現眼底。
盛光榮夫婦癡迷于花卉盆景養護幾十年,家里的庭院陽臺培育了各種花卉盆景上百盆,使房前屋后綠蔭環抱、滿庭留芳。2006年盛光榮家庭被評為浙江省“綠色家庭”,2007年6月被全國婦聯和國家環保總局授予金華市首批“綠色家庭”稱號。獨具一格的立體綠化,引來了四周鄰里爭相討教。閑暇時,盛光榮還幫周圍鄰居出謀劃策,設計種植方案,贈送花卉樹苗,帶動片區環境和居民家庭的綠化。
解讀:通過多層次、多形式、堅持不懈的宣傳發動,各鎮街和部門、企事業單位、學校、社會團體等積極投身到綠化建設行動中來,踴躍參與義務植樹、綠地認養、庭院綠化,建成了政協林、三八林、共青林、思源林等各種紀念林。在響應綠色家庭評選活動中,城鄉居民紛紛對自家陽臺、房前屋后進行綠化,目前已評出義烏市級綠色家庭492戶、金華市級73戶、省級15戶、國家級1戶。先后建成園林單位201家、園林小區24家。
閃亮詞:綠色村莊
在杭金衢高速公路機場路入口旁,有一個被譽為“花園村”的小村莊,它就是我市首批“省級綠化示范村”后宅街道巖南村。2005年之前,巖南村生態環境并不理想:污水縱橫,雜草叢生,生活垃圾隨處可見。那時,“小五化”工程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巖南村沐浴著春風,大力改造綠化地和池塘,栽樹種花,掀起了一場“綠色革命”。
“綠色村莊能夠創建成功,我們全體村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巖南村黨支部書記龔祖能說,村里不管老少,都積極參與植樹造林工作,有些地方不適合種植的就用盆栽來填充。經過全體村民數年努力,巖南村環境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據了解,目前巖南村有公園或休閑綠地2300平方米,綠化草坪10000多平方米,種植樹木2000余棵,人均公共綠地73.6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69.7%。如今來村里學習、考察的人多了,進村吃農家餐的人也多了。村民說,以前要往“城里趕”,現在大家都喜歡“村里回”。
解讀:作為創建森林城市的基礎工程,2008年開始,我市實施綠色村莊創建三年目標,到2010年底,全市573個村完成了綠色村莊工程建設任務,應建設村均已實施這項工程;工程總投資7000余萬元,新增綠化面積8400余畝,種植各類樹木300余萬株。創建工作也涌現出一大批典型,先后建成義烏市綠化示范村350個、金華市綠化示范村91個、浙江省綠化示范村39個、浙江省村莊綠化示范鎮3個、浙江省森林村莊1個、浙江省森林城鎮1個。
閃亮詞:園林城市
這幾天,園林綠化管理局正在制訂關于開展立體綠化行動的實施方案,該行動將成為我市園林城市建設中的又一個新載體。目前,園林綠化管理局已確定了花架棚架、門廳、坡面、墻面、屋頂、陽臺等八種立體綠化類型,并篩選了適宜立體綠化的藤本月季、爬山虎、佛甲草等12個綠化品種供市民參考。一位園林專家表示,立體綠化是城市發展的生態補償方式,也是新型的城市綠化方式。立體綠化不需要土地,在地面綠化趨于飽和的今天,立體綠化將成為倡導低碳生活的必然選擇。
解讀:2003年,我市提出了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目標,確定了“一環三楔十園二廊三軸十帶”的城市綠地結構布局。2008年2月正式被建設部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2010年順利通過園林城市復審。通過實施城市大環境綠化,至2009年底,我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3278公頃,綠化覆蓋率39.49%;綠地面積2894公頃,綠地率34.87%;公共綠地面積達558公頃,人均公共綠地9.88平方米。
閃亮詞:森林城市
日前,在市政府第51次常務會議上,討論并原則通過了《義烏市“212”平原綠化行動計劃(2011—2015年)》的議題,這意味著我市森林城市建設開始向平原持續推進。該行動以提升森林生態質量,弘揚森林生態文化,加快建立完備的森林生態體系、發達的森林產業體系和繁榮的森林文化體系等為內容,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全市平原新增林木2萬畝以上,新增喬木樹種100萬株以上,建設義烏市森林村莊200個以上(簡稱“212”)。
解讀:生態優勢就是發展優勢。2007年,我市提出了創建森林城市的戰略目標,并以實施綠色村莊、城市綠肺、綠色通道、綠色河道等十大綠色工程為載體,全力推動森林城市和全國綠化模范縣(市)創建工作,初步構建了城鄉一體的森林網絡。據估算,十大工程三年總計投資9億多元,種植各類樹木400萬株。到2008年底,我市成功創建成為浙江省森林城市。
閃亮詞:興林富民
隨著地溫、氣溫逐漸回升,大陳鎮新和村的果農已紛紛投入到獼猴桃的春季管理中,為獼猴桃園翻地、施肥,給植株修剪、上架定型,以求秋季高產優產,取得好收成。新和村于2007年被評為全省首批興林富民示范村。該村通過幾年培育,90%以上農戶都種上了獼猴桃,已建立無公害獼猴桃基地700畝,總產量達180余噸,經濟收入260萬元,僅獼猴桃一項人均收入超過10000元。
解讀:森林城市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生態效益,還有看得見摸得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06年我市啟動實施興林富民工程,努力打造產業特色明顯、優質高效和持續增長的都市農業框架。據統計,目前全市花卉苗木種植面積3萬畝,圃地總產值達7.8億元,花卉苗木企業128家,其中300畝以上企業達39家,規模經營全省領先。去年底,以花卉苗木作為主導產業的蘇溪現代林業園區建設正式啟動,其中千層綠金球桂、超奇中藥材等精品園已初具規模;宦塘毛竹高效示范園、亞冠義烏大棗生產基地、赤岸十里桂花長廊建設也正穩步推進中。
從綠色接力到發展接力
-一位“老林業”眼中的義務植樹30年
“從滿目荒蕪到滿園春色,義烏的環境變化實在是令人贊嘆。”說起植樹造林,宗希耀顯得神采飛揚。雖已退休多年,但69歲的他依然精神矍鑠,作為地地道道的“老林業”,他用自己的經歷見證了義烏近半個世紀的綠化變遷。
1968年,林業專業大學畢業的宗希耀被分配到永康從事林業工作,1981年,他調回義烏進入縣林業局,一干就是20多年。1984年至1996年期間,他一直擔任著林業局局長的職務。
點上一根煙,老人陷入了沉思,似乎又回到了那個充滿激情的年代。“當時,柴是老百姓生活最重要的東西之一,但又沒有煤氣、天然氣,怎么辦?大家都是上山砍柴,再加上大煉鋼鐵、毀林開荒等幾個運動過去,山林都遭到了嚴重破壞。”1980年開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禁止砍伐林木的通知和決定。
1982年2月,國務院正式頒發《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同年3月10日,義烏縣綠化委員會成立。3月12日是首個植樹節,當時的義烏縣五大領導班子率機關干部赴釣魚磯參加義務植樹。“這是我記憶最深刻的一次植樹活動,上百人從下傅到塔下洲沿江邊,種下了幾百棵梧桐樹。現在我們看到的大樹就是那時候栽的。”宗希耀說。
“除了道路兩旁,當時我們植樹的重點還是在山上,每年植樹節都到山上植樹造林。”宗希耀邊說邊比劃,那時樹木品種有限,樟樹都不多見,我們就采用“一鋤法”種馬尾松,還有“插杉點桐”,即插栽杉木、點栽油桐。而在農村采用的是“四旁綠化”,即水旁、路旁、宅旁、村旁,這樣栽種不但防風固沙,也美化環境。
1981年10月,根據省里部署,義烏縣在巧溪公社進行穩定山林權屬、劃定農戶自留山和確定林業生產責任制(即林業“三定”)的試點。到1983年底,林業“三定”基本完成,全縣5.22萬公頃山林達到了“山定權、林定責、自留山證到戶、大隊統管山有專人管理”,大大提高了群眾育山護林的積極性和責任心。
“由于物力、財力的限制,那時我們植樹靠的就是一雙手和人海戰。”宗希耀回憶,為鼓勵多植樹,當時縣里也會給予一些獎勵,一般都是每畝補助1至4元,不像現在這樣一個項目就是一個大手筆。1990年1月,在全市林業會議上,我市提出“兩年準備,四年消滅荒山,十年綠化義烏”的決定,拉開了實施“縣級綠化達標工程”的序幕。2000年,省綠化委授予我市為“綠化合格縣(市)”。
國外植樹趣聞
婚姻樹: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法令條文規定,第一次結婚要種樹2棵,離婚的要種5棵;第二次結婚必須種樹3棵,否則不予登記。
添車樹:在日本有一項特殊的規定,凡是私人增添一輛汽車,必須植一棵樹。這是因為,每輛汽車每年要排出大量有毒的碳氫化合物,還要發出噪音,而樹木則是天然的“消毒員”和“除音器”,所以必須種樹。
添丁樹:在坦桑尼亞的許多地方,有一種“添丁植樹”的風俗,即誰家生了孩子,便把胎盤埋在門外的土地里,并在那里種上一棵樹,表示希望孩子像樹一樣茁壯成長。
家庭樹:波蘭的一些地方規定,凡是生了小孩子的家庭均要植樹3株,稱之為“家庭樹”。
樹木銀行:為了防止建筑工程毀壞樹木,日本開辦了“樹木銀行”。凡施工單位,必須把清理場地挖出來的帶根樹木及時存入“樹木銀行”,在工程結束后,該單位必須及時把樹木取出來栽上,以保持原有的綠化面積。
求愛樹:在德國的波恩市,每年的植樹季節,小伙子要送給姑娘一棵精心挑選的白樺樹苗,親手把它栽好,以表達愛慕之情,人們稱之為“求愛樹”。
“與上世紀80年代相比,現代林業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說翻天覆地都毫不為過。”宗希耀欣喜地說,過去人們理解干林業就是栽栽苗、種種樹。現在林業的功能變了,發展思路變了,布局更大了,領域更廣了,內涵更豐富了,產業化的經營已經使林業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從這些年成效來看,黨委政府重視是推動工作的關鍵,干部群眾參與是實現目標的根本。”宗希耀說,攜手綠家園、全民皆園丁,應該成為每一位老百姓對綠化造林的認識。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相關知識答記者問
問: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意義是什么?
答: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態環境的主題,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礎設施建設,是增加城市綠色GDP的有效途徑,并有利于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問: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有什么工作要求?
答:城市、林業、園林“三者融合”,城區、近郊、遠郊“三位一體”,水網、路網、林網“三網合一”,喬木、灌木、草叢“三頭并舉”,生態林、產業林、文化傳承林“三林共建”。
問:解決城市綠化空間利用問題的途徑有哪些?
答:充分發揮喬木生態功能,樹木少截干多整枝,利用速生樹種較快占領空間,形成合理的城市森林結構,增加攀緣植物的綠化比重。
問: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百姓能享受哪些實惠?
答:森林城市可以給市民提供一個巨型“氧吧”,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減少噪音,增加地下水儲量。改善整個城市的氣候條件,減小熱島效應,改善空氣質量,增強對水的凈化作用,還可減少光污染,提高人民的居住環境質量。
問:國家森林城市對經營城市有什么益處?
答:森林城市將成為義烏的綠色名片,可以提升義烏的城市形象,改善投資軟環境。高質量的人居環境,對外界的吸引力更大。
問: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不僅要注重結果,更要注重過程;不僅要注重指標,更要注重內涵;不僅要注重達標,更要注重彰顯特色;不僅要注重建設,更要注重管護。
點擊次數: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