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近年來,全縣商貿流通產業快速發展,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審視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調整和城鄉統籌發展的新形勢,我們必須客觀面對全縣城鄉商貿發展的“二元”結構,看到農村商貿發展存在的差距,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農村商貿工作,推進市場體系建設,促進經濟發展,營造良好消費環境,引導擴大農村消費,推動城鄉商貿統籌發展。
一、 我縣市場體系建設的基本情況和主要特征
(一)我縣市場的基本情況
1、我縣是一個有著93萬人口的農業縣,面積1715平方公里,轄13個鎮、3個鄉、1個經開區,有898個行政村,28個居委會。目前,我縣共有各類市場54個,其中綜合市場45個,專業市場9個;其中年交易額達1000萬元以上的市場13個;全縣現有一定規模的超市150多家,其中大型超市9家,永豐城區一般標準超市(400平方米左右)和便利店(100平方米左右)分別為5家和18家。現全縣擁有連鎖企業3家,年銷售額達1.5億元,占全縣社會消費品總額的7.7%;通過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2005年到2010年在鄉鎮共建成標準化農家店554家。農家店在鄉鎮覆蓋率達到了100%,行政村覆蓋率達到了58%,超市走進了鄉村。從市場的總量和分布情況來看,由于基礎條件、交通條件,特別是城市規模、財政狀況等方面所表現出的差異,各鄉鎮的市場建設也就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一般情況下,集鎮人口多,交通狀況好、財政勢力較雄厚的地方,市場建設的投入相對較多,市場規模也比較大,交易量就大。反之財政投入少、基礎設施差的,市場規模小,交易量就少。
2、農貿市場投資主體多樣化。我縣堅持“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調動了社會各方投資建市場的積極性,出現了多種經濟成份的市場主體。目前,全縣除2個農貿市場由縣市場服務中心管理外,其他市場都是社會投資或其他經濟組織投資。
3、市場建設的外部環境有所改善。近幾年來,中共中央作出了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戰略部署,國家有關部委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關于農產品市場建設的相關文件和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與改造技術規范,對農貿市場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為農貿市場建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我縣各級各部門對市場建設的認識有了明顯提高,開始形成全社會辦市場勢態。
(二)我縣市場的主要特征
1、形成了比較合理的布局。2010年,所有的鄉鎮都有相對完善的生產資料和日用消費品市場,20%的鄉鎮有專業市場。另外,全縣40%的村有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0%的村民在村內可以買到化肥,3.5%的村在村內可以買到彩電。
2、專業市場建設初具規模。2009年末,全縣有專業市場的鄉鎮3個,占鄉鎮總數的17.6%;有年交易額超過1000萬元以上的市場的鄉鎮有7個,占鄉鎮總數的41%。其中農機機電大市場從2003年正式投入營運到2010年,農機機電產業年產值達12億元,年出口額達500萬美元;占地115畝的新城建材大市場2004年正式開業,短短幾年時間,就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峰小商品服裝城的建設為我縣專業市場的建設樹立了樣板;青樹坪富厚商業步行街的正式運營填補了全省鄉鎮步行街的空白;這些都為我縣專業市場的建設指引了方向,對提高我縣市場競爭力,推進城鎮化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取得成效。六年共建成標準化農家店544家,大型超市建到了農村,購物環境明顯改善。商品種類齊全,極大地方便了人民群眾。
二、存在的問題
(一)縣城內市場布局不盡合理,市場體系建設不完善。我縣市場體系建設比較落后,又很散。“散”表現在商業網點的布局凌亂。由于缺少城市商業總體規劃,城區的商業網點散見于G320、和森路、文星街、城中路、城南路、園藝路、工農路、書院路等幾條城市主要道路兩邊,除320繞線南面的建材市場和G320線從“復興商業廣場”到城關糧站段以及工農路外,其它各條商業街的特色均不明顯。全縣沒有一個具備強力輻射效應的商品市場;商業網點低層次、同構化盲目自發建設,尚未形成核心商業圈和多層次商業體系;市場配套設施諸如倉儲、停車、餐飲、住宿等服務體系的檔次、規模跟不上城鎮化、旅游經濟發展的需要;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縣優質農副產品的流通。
(二)規劃與管理沒有到位。我縣流通業發展一直處于自然增長的狀態,缺乏統一的規劃和有效的引導。長期以來,由于對三產業特別是商貿流通業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認識不足,我縣在經濟建設過程中“重產業、重工業”的傾向較為明顯,特別是對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因此,商貿發展缺少明確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戰略,導致行業發展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其次,我縣存在商業管理體制不順的弊端。前段,我縣的商貿網點特別是商貿市場大都處于工商、稅務、城管、質監、農業等多個部門的管理之下,由于沒有形成一個統一協調的主管部門,導致多頭管理、交叉管理、各自為政等問題十分突出;為費而管、以罰代管、罰后不管的事情屢有發生;場內攤位空空如也,場外交易熱火朝天的現象比較嚴重,城南、城北農貿市場就是如此。管理體制上不能統一協調,“政出多門,多門管市”;有的部門重收費、輕服務,管理力量跟不上,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無序。
(三)流通經營業態及經營方式陳舊。目前,高端商貿服務在我縣處于零狀態,實行連鎖經營的交易額占總交易額的比重不足10%;商品流通的信息化建設處于起步階段,批發市場均未采用電子商務交易技術。
(四)市場主體規模小、實力弱,大市場與小生產的矛盾突出。大量的農村市場主體是個體工商戶、運銷大戶和經紀人,經營條件簡陋,經營方式落后,專業化素質低。農民流通合作經濟組織雖然數量不少,但規模小、實力弱,市場覆蓋率低。農民進入流通領域基本上是散兵游勇、各自為戰,難以適應市場變化的需要。
(五)法律法規和政策不健全、市場監管乏力。涉及農村商品流通的一些重要法律法規尚未出臺,地區封鎖仍時有發生。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和多頭執法的現象,不少執法部門重復檢查,以罰款代管理,干擾了商品流通的正常經營秩序。農村市場劣質商品流通、亂漲價等問題依然存在,農民利益時常受到損害。
(六)缺乏市場培育意識。只強調建設市場,忽略了對市場的培育,對市場的優惠政策有關職能部門不能很好地執行到位,部門利益、眼前利益在相當一些部門存在,認為市場能否興旺是經商戶個人的事。
三、幾點建議與意見
1、合理規劃。我縣是一個有著90多萬人口的農業生產大縣,市場的建設及合理布局至關重要,政府應按照我縣城市商業網點規劃要求,綜合考慮,合理規劃,科學布局。對不符合標準的市場予以改造,新建市場則要按照規范化市場的標準,適當超前,立足長遠。
2、加強領導。市場作為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準公益性設施,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為此,建議各級政府將市場標準化建設與改造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工作來抓落實。
3、加大投入。商品市場的建設是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部分,既要鼓勵民間融資,爭取銀信部門支持,也要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形成共同開發格局。商品的市場發展與標準化改造工作體現了政府“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消費安全。可參照先進地區成功模式,設立市場發展基金,對市場新建或標準化改造驗收合格的按比例進行配套補貼。同時出臺扶持政策,減免相應費用,提供全程服務。
4、規范管理。 要搞好市場管理,首先要把住市場進入關,對進入市場的流通主體要加強審核,必要時候要具有一些企業的擔保,進而提高商品交易市場的檔次,提高市場的信譽。在市場管理中應該以人為本,建立為顧客著想的服務之道;要充分運用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管理技術,實現規范化管理、標準化運作。在各級市場間要加強溝通和聯系,通過溝通和聯系,來實現對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人流的合理的分解和整合,形成一套能控制成本至盈利水平的有效的營運和管理機制,最終達到“整體計劃,整體協作,整體管理和整體效益”的目標,適應現代市場競爭的需要。
5、嚴格制度。各級政府應出臺相關商品市場的建設與管理的法律法規制度,相關監督管理部門要不間斷的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推行“兩書”(《不經銷假冒偽劣商品責任書》、《不經銷假冒偽劣商品保證書》)“四制”(市場交易實行索票制、公示制、退場制、明碼標價制)進一步規范市場經營管理,市場管理者也要積極配合政府相關部門,建立政府、行業和企業齊抓共管機制。增強經營者法制意識,營造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競爭氛圍,促進業內良性競爭,避免坑蒙拐騙現象的出現,杜絕競爭中的不當行為。同時市場經營者集體對市場誠信度的支持,也是營造共贏的必要條件。我們應該看到,應對市場發展過程中的不法問題的有力的武器是法律,積極支持和促進公平、公開、合法的市場開發,維護正常的發展,對市場開發活動實行管理、監督和必要的調控。政府在促進市場發展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規劃市場發展布局,做好監督者、管理者和服務者三重角色。促進市場行業協會等社會中介組織的發展,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對經濟發展的助推作用。發揮行業協會在行業自律、行業內部協調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監控行業發展動態,及時傳遞信息;加大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的力度,凈化市場環境,保持良好的市場經營秩序。
點擊次數: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