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快遞業作為新興行業,正在悄悄改變人們的消費模式與生活方式。但是,作為流通環節“最后一公里的服務”,問題屢現?爝f服務存在哪些問題,消費者對快遞服務有哪些不滿,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日前公布了歷時數月完成的首個快遞行業調查報告,為你解開這些疑惑。
六成消費者每周使用快遞
本次調查采取問卷調查形式,由20名調查員采取面對面詢問填寫調查問卷方式完成有效問卷200份。被調查對象為市場經商從業人員100名,城區網店經營者50名,普通消費者50名。
調查顯示,61.5%的消費者一周內均使用過快遞,每天使用快遞的占20.5%。從分組看,網店經營者每周使用快遞服務占到86%,每天使用快遞服務的達56%;市場經商從業人員每周使用快遞服務的占到59%,每天使用快遞服務的有8%;42%的普通消費者每周使用快遞服務,其中每天使用快遞服務的有10%。
網上購物成快遞“頭號”業務
從總體看,47.5%的消費者是因為網上購物使用快遞,43.0%的消費者是因為工作需要(商業往來)使用快遞,有5.5%的消費者是因為郵遞信件使用過快遞,還有4%的消費者是因為其他原因使用過快遞。從分組看,98%的網店經營者及71%的市場經營戶使用快遞服務是為商業往來,20%是因為網上購物;普通消費者68%使用快遞服務為網上購物,14%是因為工作需要,12%是為了郵遞信件。
快遞變“慢遞”現象比較普遍
消費者選擇快遞服務考慮的主要因素依次為:速度,占27.8%;服務態度,占23.7%;價格,占23.0%;方便程度,占18.0%;公司品牌,占7.5%。遇到過“快遞延期”比例高達45.%,遇到過“被快遞公司寄丟物品”的占14.5%,遇到過“快遞損毀”“私自拆封”等其他現象的占25.5%。
消費者選擇快遞服務時首先選擇的是中小型快遞公司,占比達77.0%;其次是郵政快遞,占13.0%;宅急送和聯邦快遞各占8.0%和2.0%。值得一提的是,對于高價值的物品,大多消費者選擇郵政快遞,低價值的物品則多選擇中小快遞公司。
“丟西瓜賠芝麻”成“潛規則”
【典型案例】今年1月18日,北京的淘寶店主宋先生通過某通快遞公司給義烏的一名買家寄來A貨翡翠手鐲,運費12元,未進行保價。過了幾天,買家詢問為什么還沒收到貨,宋先生查詢后才知道貨物被弄丟了。宋先生要求快遞公司全價賠償,但快遞公司只肯賠1000元,最后訴至法院。
貴重物品實行保價,是對消費者郵遞商品不慎丟失后挽回經濟損失的有效保護措施。但部分快遞服務企業不提醒消費者進行保價,一旦發生快件損壞或丟失現象,快遞服務企業通常以“消費者沒有保價”為由推卸自身責任,免除自身義務,致使消費者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護。
調查表明,48%的消費者稱派收員“從來不會提醒消費者進行保價”,有42.0%的消費者稱派收員“偶爾會提醒消費者進行保價”,只有10.0%的消費者表示派收員“每次都會提醒消費者進行保價”。
調查表明,36.5%的消費者遇到過快遞丟失或受損,78.1%的消費者對賠償數額表示不滿意?旒䜩G失后賠償難、賠償少讓消費者對快遞行業漸失信心。因為消費者對快遞進行保價的比例低,遇到快遞丟失或受損時,只能按運費的3倍進行賠償,“丟西瓜賠芝麻”是普遍現象。
收到快件應當場開箱驗貨
【典型案例】來自山東的傅女士在網上訂購了一款商品,義烏的賣家通過某快遞公司發貨,寄到山東后被他人取走,快遞公司將物品遺失且不同意賠償。
義烏某快遞公司認為,自己已將物品送達,而物品被他人取走,責任應由山東快遞公司承擔,但山東快遞公司則明確表示不愿賠償。最后在義烏市工商執法人員的協調下,山東快遞公司追回了遺失的包裹,并將它送到傅女士家中。
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快件在送達后,要告知消費者先驗收,驗收無異議后再確認簽收。如果先簽字再驗貨,一旦貨品出了問題,快遞公司就可以包裹已簽收為由搪塞消費者。
本次調查顯示,77.5%的被調查者認為快遞公司派件員會把貨送到手中,只有27.0%的消費者表示快遞公司會要求快遞必須親自簽收。簽收快遞時,每次都當面開箱驗貨的只占17.5%,偶爾當面開箱驗貨的占39.5%,從來不當面開箱驗貨的則達到43.0%。
點擊次數: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