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我市農房 如果說,聞名世界的國際商貿城是“勤耕好學、剛正勇為、誠信包容”義烏精神所鑄就的最靚麗名片,那么,義烏農房改造已經成為這種義烏精神在農村所打造的又一張全新的名片。以改革促創新,以統籌促發展,成為照亮義烏農房改造新名片最強的光波。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起步的舊村改造,到隨后的“小五化”(道路硬化、路燈亮化、衛生潔化、家庭美化、環境優化)建設,從新世紀初的全面實施城鄉一體化行動、統籌城鄉配套改革,再到現在全面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近二十年來,改革的理念“一以貫之”,始終不渝地引領著義烏探索新農村建設新路子。
不斷創新,改革之路越走越寬
敢于改革,首先體現在規劃創新上。2003年,義烏市委、市政府出臺了《義烏市城鄉一體化行動綱要》,將全市1105平方公里進行市域一體規劃,構筑一體建設格局,這一從全市域進行戰略規劃的理念創新,被《人民日報》譽為全國城鄉一體化行動的“第一綱要”,成為指導此后農房改造的指南。
之后從2004年起,義烏又在“基礎設施共建模式”上進行創新,進一步推進改革。全市先后實施了城鄉垃圾處理、城鄉生活污水治理、城鄉供水、城鄉交通等四個一體化工程,基本實現城鄉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共建共享,讓廣大農民共同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
為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2009年我市又出臺了《義烏市城鄉新社區建設實施辦法》等政策,因地制宜,按照城中村、鎮中村(或者工業園區之園中村)、近郊村和遠郊村四種類型,根據“高低要結合、功能要分區、土地要節約、環境要改善、利益要保障”的原則,通過實施“三改”,即改傳統垂直安置為水平安置、改生產生活混合為功能分區、改農村多點分散管理為集中統一的新型社區管理,積極推進高層公寓安置改造、功能分區改造、空心村改造、宅基地換住房改造“四大模式”創新,促進集約節約用地,提升城鄉建設品質,進一步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
模式創新,成為第三大敢于改革創新的關鍵性內容。比如蘇溪鎮月白塘村。該村位于浙江義烏工業園區內,是典型的“園中村”。我市對這個村采用功能分區模式進行改造,規劃時在保障居住用房的基礎上,建設一定比例的生產、經營、倉儲用房。目前,月白塘村6幢6層公寓樓的147套水平房已分配到戶,標準廠房正在施工建設中,達到了生活與生產功能分開,增加群眾財產性收入的同時,為園區的產業發展提供了平臺。
由于改造模式的創新,機制上的創新水到渠成。隨著義烏農村快速“長高”,高層住宅如雨后春筍般崛起。但是,一直以來,義烏農民多采用自己建設模式施工,這顯然與高層建筑的工程質量標準等監管要求不相適應。
對此,我市又以改革的思路推出三種建造模式(“國資代建模式”、“政府主導村級自主監管模式”、房地產開發企業介入的“企業參與模式”),這也成了義烏新農村建設的“第四大創新”。目前,全市農村在建已建高層公寓有35幢,3年中全市將有100幢農村高層住宅拔地而起。
因地制宜,探索農村經濟發展新模式
面對越來越完善的農村基礎設施,如何加強管理、提高使用效率,成為了一個新課題。對此,我市積極探索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管理的投入和保障機制,深化農村基礎設施運營模式改革,促進了農村服務社區化、專業化、市場化。2009年6月,我市又出臺了《農村基礎設施管理實施辦法(暫行)》,通過政府倡導、村為主體、市場運作、專業管理,構建了市、鎮(街道)、村、戶四級聯動的農村基礎設施管理體系,形成了建管并重的城鄉配套共享新機制,成為義烏農房改造中的又一創新。
更值得一提的是,農戶改造模式創新,城鄉一體化推進,帶來了我市農村經濟發展機制創新的改革,形成了農房改造加產業發展的農村新經濟發展新機制。江東街道的青巖劉以及北苑街道的新后傅、黃楊梅等村原本皆位于黃土山坡,現在則成為電子商務網商集聚地。而山區村何斯路村,則發揮自身山水環境優美、人文資源豐富及釀制黃曲酒傳統,發展都市休閑經濟,增加了農民收入。
來源:義烏商報 作者:方星梁 王玲
改造建設工作綜述(上)
點擊次數: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