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浙江義烏,古稱烏傷、稠州,建縣2200多年來一直是個傳統農業小縣。改革開放使這片古老土地煥發出勃勃生機,演繹了烏雞變鳳凰的義烏傳奇。2008年,義烏被確定為我國改革開放18個典型地區之一;2011年3月,國務院批準設立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成為全國第十個綜合改革試點和首個在縣級市設立的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義烏的華麗蝶變,是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成功實踐的縮影,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啟“興商建市”之路。義烏人多地少,土地貧瘠。早在清朝乾隆年間,義烏人為養家糊口就開始利用冬春農閑之時去外地做小買賣。改革開放激活了義烏人血液里的創業基因。1982年9月,義烏縣委、縣政府回應群眾發展小商品貿易的強烈要求,作出了開放小商品市場的決策。這在義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1984年底,義烏“興商建(縣)市”發展戰略正式確立。此后,義烏歷屆黨委、政府堅持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作為戰勝困難的重要法寶,深入學習實踐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團結帶領并緊緊依靠全市人民,堅持“興商建(縣)市”發展戰略,先后提出“以商促工”、“貿工聯動”、“以商強農”、“以商富民”及國際化、城市化等發展策略,不斷豐富和發展“興商建市”內涵,促進了義烏市場的轉型升級、持續繁榮,實現了區域經濟社會全面快速發展。目前,義烏市場已成為國際性日用小商品流通中心、展示中心和信息中心,市場成交額連續21年位居全國各大專業市場榜首。全市擁有2.6萬家工業企業、20多個優勢行業、13個國家級產業基地、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構筑起“小商品、大世界,小企業、大集群,小產業、大市場”的發展格局。同時,帶動周邊地區眾多特色產業區塊,形成一個跨區域的義烏經濟圈。
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凝聚改革發展力量。“興商建市”30年來,義烏歷屆黨委、政府順應人民群眾過上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堅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義烏人創業和義烏改革發展營造良好體制環境和肥沃文化土壤。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義烏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從2001年起,義烏市每年公共財政教育經費支出都在5億元以上,用于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1億元以上,實現了城鄉一體化社會保障體系全覆蓋。創新社會管理,150萬外來建設者在社會保障、醫療、住房、就業、子女上學等方面享有本地市民同等待遇,“發展空間共存、生活資源共享、社會責任共擔、社會秩序共管、經濟繁榮共創”的局面基本形成。制定實施《義烏市文化發展綱要》,大力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扎實推進文化強市,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2006年,義烏市委總結提煉新時期“義烏精神”,“勤耕好學、剛正勇為、誠信包容”成為義烏干部群眾共同的價值追求。
搶抓機遇、改革創新,再創新的輝煌。當前,義烏改革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國務院批準義烏開展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為義烏帶來重大發展機遇,國際貿易形勢的深刻變化和市場融合發展的趨勢給義烏加快市場和經濟轉型升級帶來新的挑戰。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機遇,不斷深化“興商建市”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兩區六城”建設,爭當物質富裕、精神富有的現代化浙江排頭兵。加快建設“國際商貿特區”,通過改革試點,探索“市場采購”新型貿易方式,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規范化,努力成為全國外貿配套政策最優越的地區之一。加快建設“市場新區”,重點建設國際生產性消費資料市場,科學規劃建設國際電子商務城,進一步提升小商品市場,促進生產性市場與消費性市場、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國家級義烏經濟技術開發區、義烏工業園區、總部經濟區、金融商務區、義烏港二期等重大平臺項目建設,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加快建設“六大特色城市”,依托產業、物流、金融、文化等發展基礎和特色,加快建設國際陸港城市、金融生態城市、制造業洼地城市、旅游目的地城市、文明信用城市、幸福和諧城市。
(原載2012年10月30日《人民日報》)
來源:義烏商報 作者:黃志平
點擊次數: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