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在黃岐大轉彎裝飾材料市場后面,漂亮的建筑效果圖就如墻一般,將一塊正在緊張施工的地圍起來,這里將要崛起的是一座180米高的大廈。項目負責 人劉秉華說,這座名為和華環球貿易廣場的高樓,是以第六代專業市場為模版打造,集購物、貿易、辦公、超五星級酒店于一體,“即使到汽車在天上飛的時代都不 會OUT。”
經過此番華麗升級的和華環球貿易廣場,未來不但將成為大瀝專業市場升級的典范,還將成為“廣佛黃金走廊”的大瀝甚至是南海區的城市新地標,這樣的景象在專業市場密集的廣佛路并不多見。
一 條16.5公里的廣佛路,聚集著38個各類專業市場,2010年官方統計成交額374億元,業內人士估算實際年成交額已超過千億元,與如此龐大的交易額不 對等的,是其低端的建筑形態和交易形態,盡管政府一直想主推專業市場升級,但顯然這幾年的效果并不明顯,“五年來這里基本上沒什么變化。”熟悉大瀝專業市 場的人如是說。
在廣佛同城與瀝桂一體戰略指引下,城市化無疑是大瀝目前最迫切的任務。然而,在全國大型專業市場突起、電子商務大行其道的當下,與城市化關系最緊密的專業市場,為什么不著急進行升級?是什么困擾著大瀝專業市場升級?大瀝專業市場應如何提升自身競爭力?
爬行建筑里的巨大交易
上 周,在深圳某品牌服裝公司做設計師的黎江,慕名來到位于廣佛路邊的華麗布匹市場,各式各樣的花條格布讓她甚是喜歡,而相對低廉的價格又使得成本降了,她隨 即與公司的采購合計下了一個大單。“這里的產品比廣州一點都不差,就是環境相對差點,個個鋪子像地攤似的,連坐下來洽談的地方都沒有。”黎江說,幸好有價 格優勢使她不虛此行。
在華麗布匹市場開檔有些年頭的陳少忠告訴記者,這里每日除了像黎江這樣的國內客戶外,還有不少棕色皮膚的人來 談生意,巴基斯坦、馬來西亞、阿拉伯等國家的客商較多,接待的外國客商多了,陳少忠自己也能進行一些簡單的英語交流。“這里有一多半的生意都是國外的,不 少客商都是合作很多年的。”陳少忠說,盡管這幾年的經濟形勢不好,每年幾百萬米布的量還是有的。這里主要是承接廣州的輻射,但是有價格優勢和地緣優勢,時 間長了在業內也有了一定名氣。
??記者在現場看到,華麗布匹市場大多是一層建筑,有的是自己隔成的兩層,一樓擺滿了展示的布匹,樓上就 用來做倉庫或辦公。“一間并不起眼的檔口,一年的交易額上千萬也很正常。”華麗布匹市場投資方聯誠公司總經理邱華斌說,從檔口的物業成本來推算,市場一年 的交易額不低于100億元。
沿廣佛路走一趟,大大小小的專業市場有38家,廣佛國際機電五金城、大瀝桂江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廣東 南國小商品城、廣佛大轉灣夾板裝飾材料市場……大都是“爬行建筑”的形態,只有一兩層,超過三層的已經極少,而且裝修也極為簡單,就像農村集市上的攤檔, 是典型的“馬路經濟”產物。大瀝專業市場協會秘書處金杰透露,就是這樣的38個專業市場,每年創造了1000多億元的交易額。
典型的馬路經濟產物
“大 瀝最初的商貿業發展,與廣佛公路是密不可分的。”大瀝供銷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黎紹英說,上世紀80年代時,廣佛之間還沒有通高速公路,廣佛公路是來往 兩座城市的必經之路,來自四川、廣西、重慶甚至海南的汽車都通過廣佛公路前往廣州,大瀝成了廣佛之間最重要的一個節點。
也正是如此,那些從外地來的貨車在廣州卸完貨后,為了不空載回去,也都喜歡來廣州邊上的大瀝拉點貨物帶回去。在此帶動下,大瀝廣佛公路、廣云公路兩旁自發地形成了一些從事煙酒、副食品買賣的個體戶,他們大多在家里辟出一塊空間,從事簡單的商品買賣。
后來在黎紹英建議下成立南海煙草調劑中心,并在廣云路旁的一個二樓店面中從事煙草批發、零售業務,這也成為了大瀝專業市場最早的一個雛型。進入上世紀90年代,政府將廣佛公路由原來的瀝青路改造成了水泥路,廣佛公路變得更加繁忙,來來往往的貨車能把整條路塞滿。
大量的人流、信息流讓不少商家嗅到了這里的商機。南國小商品城董事長葉偉清也是在這個時候從廣州跑來大瀝,陸續投資建起了平地電器城、瀝北(舊)電器城、廣佛塑料城和南國小商品城。
張 麗燕就是南國小商品城的首批掘金者,此前在廣州打工的她已接觸餐具行業多年,原來在廣州洛溪有一個小檔口,看到嶄新的南國小商品城崛起,租金又相對低廉, 她將自己的鋪子轉來。“當時第一年只賺了5萬塊錢,現在每年的銷售額都有六千多萬。”張麗燕說,如今她在山東、東莞等地擁有自己的四間小工廠,小商品城的 檔口就扮演著銷售中心的角色。但現在的這里并不能讓張麗燕滿意,“8年來這里變化不大,但是我們都已經成長起來了,我們需要更好的銷售中心。”張麗燕告訴 記者,她正在對自己的鋪位進行裝修,也盼望著小商品城自己升級。
開發商為何不著急升級
與老板張麗燕盼望的一 樣,大瀝鎮政府也一直希望專業市場能升級。在廣佛同城和瀝桂一體戰略下,對于地處廣佛黃金走廊、與中心區桂城緊密接壤的大瀝鎮而言,城市升級已然成為最緊 要的任務,熟悉大瀝的人都會曉得,其城市形態、經濟規模與綜合實力太不相符,同樣大瀝專業市場的建筑形態與其交易額也不相稱。
近年來,大瀝鎮通過“一脊兩翼 東改西拓”、“一脊兩翼 南聯北延”戰略,使得區域內產業布局得到調整,并在瀝桂中軸線上拉開了城市更新的骨架。大瀝鎮也一直擬在專業市場升級上做文章,但是近年來并未取得什么明顯的效果,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呢?
以 南國小商品城為例,占地50萬平方米的該專業市場,全部是租賃經聯社或者經濟社的土地,涉及到15個土地權屬單位。南國小商品城副總經理梁展鵬坦言,由于 是租地開發,租賃年限有限,分別在5到40年不等,且投資商必然要考慮投資的回報率和時間,“如果投入過大,租期到了還沒有回本,就得不償失了。”
“很多時候不是開發商不愿意做,而是受客觀條件的制約太多。”邱華斌說,華麗布匹市場某塊地租期快到了,重新續約之后將考慮對那里升級,初步計劃做成六層樓高,算是對升級的一次試水。
金杰告訴記者,大瀝這38個專業市場絕大多數是租地開發,土地資源的瓶頸問題是制約其升級的主要問題。而且,這些市場都是在集體所有的土地上建立的,政府不是土地的所有人,所以很難介入到市場發展的許多環節中,從而使得專業市場發展缺乏規劃。
要 真正提升大瀝的專業市場,不但要構筑專業市場提升轉型淘汰機制,還要創新專業市場土地流轉使用機制,解決土地問題瓶頸。中山大學中國第三產業研究中心專家 表示,同時還要繼續強化市場主導,構建專業市場風險投資融資體制,同時導入CI系統,整合營銷傳播,提升“大瀝市場”品牌價值,使之真正成為大瀝的又一支 柱產業。珠江時報記者/趙艷麗 通訊員/梁景萍
點擊次數: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