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獲批以來,改革的政策優勢正轉化為促進外貿持續快速增長的動力。義烏貿改最引外界關注的實質性進展,正是市場采購貿易方式。
浙江省人大代表,金華市副市長、義烏市市長何美華在參加浙江省“兩會”期間指出,目前最受外界關注的“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的5個配套監管政策已基本形成,下一步只需等待正式獲批并將監管做到位。
與一般貿易、加工貿易等貿易方式不同,義烏市場小商品具有種類多、更新快、非標準化等特點,非常適合多個采購主體組柜、多類商品拼柜出口,因此被形象的稱為市場采購貿易。
“‘市場采購’的方式試行了4個月,效果也已初顯。”何美華介紹,在采取新方式后,義烏每個月出口營業額為10多億美金,為浙江省的外貿出口做出了貢獻。
據了解,目前義烏有170萬種商品出口到全球219個國家和地區。“這種貿易方式的最大好處就是在于:既‘管得住’這170萬種小商品,又能讓小商品‘通得快’,出現質量問題‘可溯源’。”何美華表示。
在改革試點的重點任務分工中,“市場采購”新型貿易方式及海關、檢驗檢疫、稅務、外匯、工商五大配套政策正在逐步完善。
義烏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也打破條條框框,在備案環節實行“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服務和“一次性”辦結的便捷方式;報檢環節實行臨時報檢員制度;檢驗環節實施出口商品風險等級評估、外貿企業分類管理等方式;檢測環節導入明顯縮短檢測周期的風險評估機制;放行環節推行“電子報檢、電子繳費、電子通關”的“三電”工程等。
“在以往,一個集裝箱在倉庫里起碼要待上5-7天才能出去,每次報關至少要跑三次。新型貿易方式實施后,大大改變了這些。不僅可以上網報關,而且,誠信等級高的企業,可以抽檢或者免檢。”揚翔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金麗仙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已經享受到新政帶來的便利。
據記者了解,過去外國人在義烏無法取得外貿權,只能委托一些有資質的中國公司來運作。一旦發生貿易摩擦,經濟風險將大為增加。
“如今這種情況已明顯改變。市場采購探索給予境外自然人通過申辦外貿投資合伙企業獲得對外貿易經營權。”何美華說,新創的外資合伙企業避免了以前辦事處一些不規范的地方,“我們的外資合伙企業已有1000多家,占全國70%。”
目前,相關部門已將申請“市場采購”經營范圍的境內外企業和個人列為監管對象。這不僅突出了對“市場采購”的主體準入監管,強化了部門聯合監管對接,也滿足“市場采購”新型貿易方式的監管需要。
“以前通過上海港、寧波舟山港運送的貨物,如今只需要在義烏這個無水港就可以運輸了。”浙江省人大代表、巨龍箱包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邵寶玲表示,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落戶后,貨物運輸打開了“方便之門”。
不過,何美華指出“市場采購”貿易方式也存在幾個瓶頸。首先,“市場采購”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在政策上有一定突破,但是改革國家現行的法律法規還存在一定難度,還需繼續協調推進。其次,義烏作為一個縣級市,在土地、資金,人才等要素保障方面比較稀缺。“目前義烏最缺貿易、金融、物流、會展、工程建設、管理、電子商務等方面的人才。”
另外,何美華也指出,“市場采購”需要改革一系列的配套,如金融改革,要跟進、要突出貿易金融,滿足國際新型貿易方式的需求。
記者了解到,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的重點是建立市場采購等新型貿易方式,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等內容,目標是到2020年,使義烏成為世界領先的國際小商品貿易中心和國際商貿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