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過去創造了“中國奇跡”
改革開放30多年來,義烏人民創造了浙江奇跡、中國奇跡。義烏改革發展的經驗很值得學習推廣。
首先,要學習義烏人創新干事的精神。一踏上義烏的土地,我們就會感受到義烏改革發展的熱浪,給人以興奮和力量。義烏由當年的街頭小商品市場,如今發展成為中國乃至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的著名商貿城。可以說,義烏人民的創造,是浙江,甚至是整個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是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一個縮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一個縮影。
從義烏的發展實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歷史是由人民創造的,歷史就是在人民追求自己美好生活的實踐中創造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和優勢,也是在這種改革發展的實踐中創造的。歷史的奇跡,往往就是在人民群眾這種自然而然的實踐中創造出來的。
其次,要學習義烏人吃苦實干、善于經商的精神。“奇跡”不是“吹出來”、“喊出來”的,而是靠腳踏實地干出來的,靠吃苦耐勞“熬出來”的。這方面,義烏是有歷史文化基因的。這就是當年“雞毛換糖”的精神,“撥浪鼓”的精神。歷史上的義烏人,就有著“手搖撥浪鼓、腳走四方土”的經商傳統。30多年來,在這種歷史文化傳統的基礎上,乘著改革開放的時代風帆,進一步發揚光大了。
義烏改革發展歷程告訴我們,只有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尊重客觀規律,使我們的決策部署深深扎根在當地的歷史土壤之中,才能結出豐碩的實踐之果。當然,不僅要繼承歷史傳統,關鍵還是要在歷史的基礎上開拓創新。義烏人民的改革創新精神、艱苦實干精神以及尊重歷史的文化情懷,極大地激發了人民群眾創新創業的激情和改天換地的活力。
再次,要學習義烏始終堅持“商貿立市”的戰略思路和咬定目標不動搖的韌性。義烏歷屆市委市政府,堅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扭住“興商建市”不放,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體現出了堅韌的氣質。正因為這樣,才有今天的“奇跡”。朝三暮四干不了大事業,而持續不斷的滴水則能穿石。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就曾深入調研、總結、推廣義烏改革發展經驗,號召各地學習借鑒。其中有一點,我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義烏市委市政府抓住商貿立市、商貿興市這個戰略思路不變,并在實踐中不斷充實、豐富和提升。如此一以貫之地堅持和完善義烏的發展戰略目標,表現出了很強的戰略定力和工作耐力。30多年的發展“修行”,今天終成“正果”。
義烏圍繞“小商品”,創造了改革、發展的中國奇跡。可以說,“小商品”創造了“大奇跡”:“小商品”形成了“大市場”;“小商品”帶動了“大產業”;“小商品”促進了“大城鎮”;“小商品”惠及了“大富民”;“小商品”走向了“大世界”。義烏改革發展的成就令人鼓舞。義烏人的創新創業精神很值得學習倡導,義烏的改革發展經驗很值得總結推廣。
義烏改革發展的成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浙江大地上、在基層的生動實踐,是我們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活生生的教材,對我們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進現代化新發展和實現偉大的中國夢,都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30多年的改天換地,義烏的土地還是這塊土地,但是,現在是一方熱土,一塊活力四射的熱土。這里,財富大量涌流,義烏人的聰明智慧得到了充分的釋放。
展望未來,義烏更充滿著無限的活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