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專業批發市場商業模式創新成焦點
南方日報作者:朱偉良 張西陸 去年廣州專業市場成交接近一萬億,成交額占廣州商品消費總額的五分之一。
去年廣州專業市場成交接近一萬億,成交額占廣州商品消費總額的五分之一。資料圖片
南方日報訊 (記者/朱偉良 張西陸實習生/施嘉歆)專業市場轉型升級、提振實體零售等,將成為廣州開展國內貿易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綜合試點的核心任務。
16日下午,廣州市市長陳建華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廣州市國內貿易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綜合試點方案》(以下簡稱《試點方案》)。
開展內貿流通體制改革試點,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部署的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也是廣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工作之一。今年7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同意在上海等9個城市開展國內貿易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綜合試點的復函》,廣州列為國內貿易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綜合試點的9個城市之一。國家要求各試點城市通過1年左右的探索,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和模式。
廣州市商務委副主任楊勇介紹,按照商務部關于廣州試點方案要“突出轉型升級、體現廣州特色”的要求,結合廣州商貿業發展實際,《試點方案》以市場化改革為方向,圍繞傳統商貿業轉型升級、新興商貿業創新發展、流通管理體制和監管服務改革發展等4個方面、共13項試點任務進行探索。
按照商務部關于試點1年時間內要明確3至5項重點工作的要求,《試點方案》提出,廣州市內貿流通體制改革發展試點的五項重點工程,即一是專業批發市場商業模式創新;二是打造電子商務集聚區;三是打造“食在廣州”城市名片;四是推進物流標準化試點;五是提升天河路商圈為國際知名商圈。
焦點1
模式創新能否讓專業市場升級?
《試點方案》中,專業市場再次被提及,并列入5大重點工程中。“批發市場是廣州商貿業發展的大問題,在各個部門的齊心協力推動下,特別是屬地區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大家應該留意到批發市場已經悄悄發生了轉型。”楊勇說。
在早前的“廣州建設國際商貿中心圓桌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商務部專家委員會特聘專家任興洲說,從國務院下半年一些對內貿流通政策看出,以改革促進商貿流通的方向非常明確。廣州成為全國內貿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綜合試點之一,既是機遇也肩負重任。
據市商務委統計,廣州共有889個單體市場,占地面積約19平方公里,經營面積約10平方公里。其中,成交額超億元的市場有158個,超百億市場10個。
市商務委市場處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去年廣州專業市場成交接近一萬億,成交額占廣州商品消費總額的五分之一,批發市場的業態在廣州商貿業的地位由此可見。批發市場除了總量大以外,對經濟的拉動作用,特別是間接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
上述負責人說,現在批發市場業態比較低端。第一體現在“三現”交易,現場交易、現貨交易和現金交易的比例還是相當大。該負責人表示,現時超過8成的批發市場集中在中心城區,不適合國際大都市的建設,他們正在委托中介機構優化批發市場的布局,核心問題就是解決物流問題。另一方面,大力發展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借助互聯網的力量,以新的營銷模式把傳統批發市場的業態提升到一個新水平。
廣州市副市長蔡朝林在論壇上指出,新常態下,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成為發展的主旋律。廣州的內外貿易在經歷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后,也迎來了一個增長動力重構和發展方式轉換的戰略機遇期。因此,廣州要加快推進新一輪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突出培育商貿發展新優勢,保持內外貿易協調穩定發展。
焦點2
天河路商圈如何提振實體零售?
《試點方案》還提出,將提升天河路商圈為國際知名商圈。
多年發展,天河路商圈已擁有“華南第一商圈”的美譽,是廣州國際商貿中心的品牌區和核心區,總面積約4.5平方公里,商業總面積達140萬平方米,匯聚了天河城、正佳廣場、太古匯、天環廣場等大型購物中心。
“接下來,《試點方案》要兩手抓,一手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一手是新興產業的創新發展。”楊勇說,無論是體量還是經營品牌的業態,天河路商圈可謂國內領先的,不久前結束的廣州國際購物節主會場正是放在天河路商圈。在持續提高商圈軟實力的同時,天河區相關部門以及商會還將致力打造商圈的“國際范”。
天河路商圈將以變應對挑戰,不僅從營商環境予以優化,更是形成共識:“只有商業品牌的改變不足以應對挑戰,而通過文化、藝術、旅游等多元驅動才能帶動商業發展,即以體驗為核心,在體驗中帶動消費。”廣州正佳企業有限公司副總裁、天河路商會副會長余績慧說。
盤點今年工作,天河路商圈“軟實力”的提升是工作重心,商會正在研究同意的商圈服務標準,而相關職能部門也有意打造路燈、指示標牌、人行道改造等統一的商圈視覺識別系統。
楊勇表示,天河路商圈兼顧傳統和新興的使命,天河路商圈不僅體量大,且經營業態也在多個方面進行創新,包括嘗試商旅結合、商文結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