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創的企業社會責任“義烏標準”在北苑街道成功試點。在近日舉行的總結表彰會上,首批試點的92家規模以上企業中,有56家企業通過認證而受到表彰,其中14家企業被評證為“義烏市最具社會責任企業”。
犧牲社會責任降低成本
同樣可能失去訂單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企業社會責任日益成為公眾所關注的問題。我市企業以勞動密集型和外貿出口型居多,在調查中發現,處于全球供應鏈中的義烏企業,將遭遇發達國家跨國公司企業社會責任標準的“發難”。
“目前對于將遭遇標準‘發難’的這些企業而言,影響最大的就是社會責任檢查,其次是社會責任標準的認證。”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姚先國教授介紹說,大量的案例給義烏企業敲響了警鐘:不降低成本,可能失去訂單;但以犧牲社會責任來過度降低成本,同樣可能失去訂單。
鑒于此,2008年5月,市總工會與浙江大學勞動保障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聯合研究,出臺了針對我市出口企業較多、農民工數量龐大等特性的“企業社會責任義烏標準評證體系”,并于同年9月先期在北苑街道工業功能區進行試點。
評證分5個等級
不同等級“待遇”不同
企業社會責任“義烏標準”包括勞動關系、社會關系、自然關系三大類共15大項,涉及57個具體內容的三級指標標準規范。
評證過程先由企業提供相關資料;后由義烏市企業社會責任評證委員會審核;再由第三方(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根據評證指標體系對企業進行評證;最后將評證結果在媒體上進行公示,發動市民對評證企業社會責任進行評價。這樣一整套完善的評估方式,使企業社會責任“義烏標準”評證,成為“政府主導、工會牽頭、部門協作、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共同行為。
在這次試點確定公示投票的24家公示企業中,評證領導小組共收到來自企業和社會各種評選投票831596張。參加試點的92家企業最后被評證為A、B、C、D、E五個等級。對A、B級的企業實施政策傾斜、給予適當獎勵;而對C、D級企業則促進其上檔次;對E級企業存在的問題,各管理部門將加強監管,促其整改。
培育世界社會責任領域內
首個地域知名品牌
歐美國家通行的SA8000標準評證,都是圍繞勞工關系進行的,缺乏對資源、環境的考量。而“義烏標準”的評判以勞動關系、自然關系、社會關系為重點。其目的是將企業社會責任納入到規范化的公共管理軌道,推動社會責任領域從企業“自我約束”到“社會約束”轉變。
“我們將致力把‘義烏標準’培育成為像食品行業的‘綠色食品’、家電行業的‘CCC’認證一樣,義烏區域產品強制認證品牌。”市總工會領導表示,待時機成熟,將設計出一枚最具社會責任企業的義烏標志。通過三到五年的培育,使“義烏標準”成為義烏地域與著名商標一樣齊名的,世界社會責任領域內的首個地域知名品牌。(陳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