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業在謀求發展的道路上都有自己的經驗和特色。回顧中國物流行業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發展歷程,我們發現中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也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道路。
三十年的成績物流業持續快速增長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穩定增長。GDP年均增長9.8%,由1978年的3645.2億元上升到2007年的24.95萬億元,增加了67倍;進出口貿易總額由1978年的206億美元上升到2.17萬億美元,增加了104倍。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擴大,為物流業提供了強勁的需求基礎。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由1991年的3萬億元,上升到2007年的75.2萬億元,增加了23.8倍,年均增長22.2%。物流業增加值,由1991年的1851億元,上升到2007年的1.7萬億元,增加了8.2倍,年均增長14.8%,占全國服務業增加值的17.6 %,占當年GDP的比重為6.9%。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由1991年的24%下降到2007年的18.4%,下降了5.6個百分點。現代物流業已成為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
物流企業快速成長
物流企業迅速崛起,是我國現代物流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標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物流市場上形成了由多種所有制、不同經營規模和服務模式構成的物流企業群體。一是原有的國有物流企業加快重組改制和業務轉型。如中遠物流、中海物流、中外運物流、中郵物流、中國儲運、中鐵快運和招商局物流等。二是快速發展的民營物流企業。如寶供物流、順豐速運、遠成集團、長久物流、南方物流、九州通集團等。三是一批生產或商貿企業的物流部門,以原有業務為基礎向社會擴展,形成具有專業特色的物流供應商,如海爾物流、安得物流以及大慶油田、開灤煤礦的物流公司等。四是世界知名的跨國物流企業,如丹麥馬士基、美國總統輪船、英國英運、荷蘭天地、日本日通、美國聯邦快遞、聯合包裹、德國郵政等相繼進入。2007年,外商在我國物流領域投資項目達到6996個,占外商在中國投資項目個數的18.5%。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調查,我國已經出現了經營規模超千億元的物流企業,2008年度進入前50名物流企業最低主營業務收入已達8億元。
制造業和商貿業推行現代物流管理
生產制造企業開始重視現代物流理念、管理和技術的應用,以訂單為中心改造現有業務流程,在生產組織、原材料采購、產品銷售、運輸和倉儲等方面實行資源整合,業務外包。制造企業與物流企業加強深度合作,物流社會化進一步發展。以物流配送體系為支撐的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新的營銷方式快速發展,傳統批發市場提升改造物流功能。到2007年,我國“連鎖百強”企業銷售規模超過1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1.2%,連鎖經營企業統一配送率已達50%;電子商務年交易額已近1.7萬億元;綜合型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年成交額9521.9億元。2007年,億元以上生產資料批發市場成交額1.5萬億元,大多數采取了貿易、加工、配送等一體化運作;納入“雙百市場工程”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額超過4000億元。
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長足發展
改革開放以后,國家加大了對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1991年以來,全國累計投入物流類基礎設施建設資金7.8萬億元。到2007年,我國鐵路營業總里程達7.8萬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達357.3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6萬公里,“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系統基本貫通。我國內河通航里程達12.3萬公里,內河及沿海已擁有1400多個港口,各類生產性泊位3.58萬個。2007年,我國已有14個億噸大港,港口貨物吞吐量64.1億噸,已陸續5年保持世界第一;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12億TEU。到2007年末,我國民用航空航線里程234萬公里,定期航班通航國內146個城市。全國輸油(氣)管道里程為5.45萬公里。據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2004年,我國共有倉儲企業10177個,倉儲企業資產總額達2578億元。
10年前開始出現的物流園區(基地)發展很快。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最近的調查,目前我國物流園區(基地)約為475個。其中已經運營的122個,占25.7%;在建的219個,占46.1%;規劃中的134個,占28.2%。貨運服務、生產服務、商貿服務和綜合服務等多種類型的物流園區,如北京空港、上海西北、浙江傳化、山東蓋家溝、上海外高橋、蘇州綜合物流園區等,已成為不同物流需求與多種服務方式有機對接的平臺。
物流信息化和技術創新邁上新臺階
我國物流業在企業物流信息化改造、公共信息平臺建設、信息技術的開發應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對國內1000多家企業的調查顯示,有信息系統和數據庫支持的企業占被調查企業的70%,大型企業信息化普及率達90%以上。以行政監管為職能的信息平臺建設穩步推進,行業物流信息化平臺開始出現,物流樞紐信息平臺建設取得實效,公路配貨信息平臺在減少車輛空駛,提高運輸效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條形碼、智能標簽、射頻識別(RFID)、電子數據交換(EDI)、全球定位系統(GPS)等信息技術應用范圍擴大。中國移動、聯通等網絡運營商參與物流信息化運作,移動電話成為獲取物流信息的便捷通道。
我國物流設備和技術條件極大改善。到2007年年底,我國叉車產量達13.9萬輛,自動立體倉庫保有量超過600座,流通中的托盤數量約為9億個。第五次中國物流市場供需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大型制造企業在物流作業中采用物流集裝單元化技術的占31%,使用工位器具的占67%,使用叉車/拖車等搬運設備的占76%,采用吊車/起重機的占27%,在生產線采用連續自動輸出線的占46%,采用自動包裝與碼垛技術的占19%,采用其他物流技術的企業占28%。
物流行業基礎性工作體系初步建立
在政府部門支持、行業協會組織和各類企業積極參與下,物流行業各項基礎性工作全面鋪開。2003年9月,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全國物流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相繼成立。按照國家標準委等八部門《2005-2010年物流標準發展規劃》,至2008年9月,全國物流標委會以及全國物流信息標委會和其他物流相關機構已完成、正在編制、已立項計劃編制的物流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項目,總計約110項。自2005年5月1日起實施的《物流企業分類與評估指標》,截至目前,已向社會公布了370家經評估確認的A級物流企業。2004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統計局批準建立“全國社會物流統計核算報表制度”。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每年向國內外發布統計結果,部分省區市物流統計工作啟動。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服務業采購經理指數及“全國公路普通貨物運價指數”相繼建立并定期發布,我國物流統計工作體系已經形成。教育部高等學校物流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物流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相繼成立。相當于省部級獎勵的“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學技術獎”2002年11月經科技部批準設立。物流行業信用體系開始建立,物流行業信用企業等級評定工作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