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一場突如其來的債務危機席卷歐洲大陸,導致歐元快速貶值。數千公里之外,位于浙江東南部山區里的小城青田,人們也同樣感受到了這場危機帶來的刺痛。
作為浙江乃至全國最著名的僑鄉之一,青田被稱為“中國距離世界最近的縣城”,全縣近50萬人口,而海外華僑就達23萬余人,其中96%集中在歐洲,并以西班牙、希臘、意大利為主。
歐債危機爆發后,歐元半年時間貶值幅度接近20%,許多青田僑商寄回家里的歐元實際價值也隨之縮水;歐洲經濟衰退,很多在外從事服裝、小商品等貿易和餐飲業的青田僑商,經營慘淡甚至大幅虧損,不少人已經開始撤離歐洲。在面積不到3平方公里的青田縣城城區,一家酒店、一個樓盤、一家銀行,甚至是一家咖啡館,都在感受著歐債危機帶來的影響。
周阿婆感受到的歐債危機
中國銀行青田支行門口,巨大的顯示屏滾動著最新的外匯牌價。
顯示屏下面,聚集著不少“外匯黃牛”,不停地詢問路人有沒有歐元要兌換。
63歲的周阿婆將手中的竹籃輕輕放在地上,費力地從口袋里掏出一沓嶄新的歐元,又仔細地數了一遍,然后緩緩交給了同村做“歐元生意”的小徐。
“又跌了,今天是835。”小徐一邊跟周阿婆說,一邊將500歐元收下,然后將4175元人民幣交給對方。
小徐說的是歐元兌人民幣匯率,青田人一般以100歐元為基準,“835”代表的意思就是100歐元可兌換835元人民幣。
“跌得太快了,我兒子昨天打電話,讓我把家里的歐元全部換掉,沒想到今天又跌了。”周阿婆說,在西班牙做生意的兒子今年過年回來時,給家里好幾千歐元貼補家用,但歐元一直在跌,她一直舍不得換,沒想到越跌越多。
對于什么是歐洲債務危機,周阿婆弄不明白,平時在家務農的她,跟許多青田人一樣,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歐元的“價格”像采下來的楊梅似的,越放越不值錢。
數據顯示,從2009年12月初開始,歐元兌人民幣匯率一路下跌,從1∶10.3左右,跌至目前的1∶8.35左右,短短半年多時間,貶值幅度已接近20%。
菜場攤主不再輕易收歐元
“許多青田人身上,都能拿出幾張歐元鈔票。”青田縣外宣辦副主任朱恩賢說,有些華僑回來,身上帶的都是歐元,如果來不及或懶得兌換人民幣,都可以直接在餐館、咖啡館用歐元消費,甚至可以在農貿市場買菜。
但今年以來,隨著歐元的加速貶值,人們對歐元的態度發生了明顯轉變。
在城區中心的一家農貿市場,攤主們對于當天的歐元價格都了如指掌,但如果有人提出用歐元付款,攤主們則大多數會拒絕。
“歐元跌得這么兇,我們拿在手里肯定不劃算的。”一位攤主說,如果顧客身上只有歐元,那只能按照1∶8的匯率算賬(實際匯率為1∶8.35),“我們總得賺一點吧。”
不只是菜場,在以往歐元消費更加普及的咖啡館里,收銀員如今也不愿再繼續接受顧客用歐元埋單。
“近半年以來,我們沒有再收過歐元。”維也納風情咖啡館的收銀員說,如果實在沒有人民幣,一般會讓顧客刷卡。
僑商回鄉不再住酒店
在歐洲經商的許多青田僑商,因為經營慘淡正成規模地返回家鄉。與以往不同的是,很多最近回來的僑商,大多顯得相當低調。
青田縣惟一的高檔酒店是位于城區中心位置的正達開元大酒店,四星級,以往四五百元的普通客房經常爆滿,客人大多是衣錦還鄉的僑商。
而今年以來,開元大酒店明顯冷清了許多,客房隨到隨住,二百多間客房一般只有十幾間是用護照登記的。
但這并不代表回來的人少了。由于受到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在歐洲從事貿易和餐飲業的僑商生意慘淡,“生意不好做,不少人干脆回國休假。”青田僑務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說。
荷蘭航空最近剛剛開通了一條阿姆斯特丹到杭州的國際航班,短短一個多月時間,上座率就達到了80%,其中有50%以上是青田或溫州籍的華僑。“這條航線在西班牙的銷售尤其火爆。”荷蘭航空浙江區經理梅石說,西班牙正是青田華僑最集中的歐洲國家之一。
“以前,僑商們回來都是很風光的,懶得打掃家里的房子,都住在開元酒店,有些人拿個1萬歐元回來,呆上半個月、一個月,白天睡酒店,晚上去各種娛樂場所會朋友,全部花完了再回去。”一位青田當地人說,但今年回來的人大多都改住在家里了,生意不好做了,哪有心思再像以前那么張揚。
歐債危機沖擊華人生意回國還是堅守?
突如其來的歐洲債務危機,讓浙江小城青田感受到了不小的沖擊,而在它的發生地歐洲,數萬名從事服裝、鞋帽和小商品貿易等行業的浙江商人,則正在親身經歷著前所未有的震蕩。
歐元貶值、增長放緩、失業率猛增、消費低迷,讓在希臘、西班牙、意大利等國經商的浙江商人生意慘淡,部分國家的華商集中區甚至出現了較大規模的關門歇業現象,不少人陷入了一種集體迷茫:回國發展還是繼續堅守?
希臘:浙商出現普遍虧損
何國清回到青田已經將近一個月了,雖然這次回來主要是為了兒子高考,但在希臘的生意還是讓他非常揪心。
作為希臘中國城的總經理,最近半年來,何國清真切地感受到了這次歐債危機帶來的巨大沖擊。
希臘是浙商在歐洲聚集的主要國家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希臘地區經商和生活的近2萬華人里,浙商有5000人左右,主要來自溫州、青田、金華等地,從事服裝、鞋帽和小商品貿易等行業。位于雅典的希臘中國城,是希臘最大的中國商品集散地之一,這家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的綜合市場,擁有50余家商戶,絕大多數是來自青田、溫州的貿易商。
“這次歐洲債務危機對中國城的影響非常大,總體的降幅至少達到了三至五成。”何國清說,尤其是以服裝、鞋帽為主的商戶,下降最為明顯,“以前生意好的時候,有些大一點的服裝店每天可以做到1萬歐元的銷售,現在只能做到幾百歐元,降幅非常大。”
與此同時,何國清自己的貿易生意也受到了嚴重打擊,“去年我們做了六七十個集裝箱,今年到目前為止只有十幾個集裝箱。”
債務危機爆發后,深陷其中的希臘經濟一路下滑,失業率猛增,希臘主權債務甚至被穆迪等三大國際信用評級機構一致認定為“垃圾級”。
“債務危機讓希臘人收入下降,平均工資從以前的每月2000歐元下降到了1000-1500歐元,人們口袋緊了,購買力自然會下降,吃喝等基本需求滿足后,很多人對于穿著也不再那么在乎,這對于主要從事服裝、鞋帽批發的浙江商人打擊是最大的。”何國清說。
不僅是營業額下降,浙商的大部分貨品都是從國內進到希臘的,因為歐元對人民幣的持續走低,也導致他們成本上升,利潤下降。“歐元貶值幅度已經達到了20%,意味著我們的進貨成本就提高了20%,再加上國內生產成本不斷上漲,本來就不多的利潤立馬就消耗光了,不少地方已經出現了普遍虧損。”何國清說。
不僅是希臘,在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匈牙利等深陷債務危機的歐洲國家,浙江商人的日子普遍不好過。在西班牙的馬德里、巴塞羅那、瓦倫西亞等華商集中的幾個地區,均出現了較大規模的關門歇業現象,即使部分商戶還在堅持經營,也都生意慘淡。
西班牙:廉價時尚連鎖店沖擊中國制造
這幾天,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做服裝生意的青田人徐志偉,每天都要去一家大型商場里轉一圈,吸引他的不是什么服裝品牌,而是一家價格低廉、生意火爆的大型廉價服裝店。
“這家店是最近新開的,生意相當火爆,收銀臺前經常要排很長的隊。”徐志偉在MSN上說,他連續幾天都去這家店仔細考察。
實際上,這家名叫“PRIMARK”的大型廉價服裝店,起家自愛爾蘭,最近兩年來,趁著金融危機大肆擴張,目前已經在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馬德里等地開出了多家店面,憑借比ZARA、H&M更加低廉的“廉價時尚”概念,迅速火爆。而這家店的商品產地,已不再是中國內地,而是印度、孟加拉國、土耳其等生產成本更加低廉的國家。
“這家店的價格讓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徐志偉說,一般的時裝只要2-10歐元,一雙皮涼鞋只要6歐元、一條男式牛仔褲7歐元、一包耳環或一大捆發圈只要1.5歐元,“這個價格已經相當于西班牙倉庫區中國產品的批發價,甚至更低。”
“拿一雙皮制沙灘鞋來說,一般在名牌商店里都要20-40歐元,就算在中國人開的百元店里,最少也要賣到8-15歐元。但在PRIMARK里,居然只要6歐元。”徐志偉說,這對于華商的沖擊是相當大的,如果他們的店面繼續增多,影響會越來越大。
不僅是服裝業,隨著危機的蔓延,廉價商品在歐洲已經呈現出蔓延之勢,華人多年來靠價格優勢取得的經營業績,正在被一些大型的倉儲式零售商慢慢蠶食。
一直以來,華人在歐洲開的百元店,以價格低廉占據了不小的市場份額,但隨著國內生產成本的上漲,以及歐元的加速貶值,很多百元店的商品價格優勢越來越小,與知名的大型倉儲超市相比,已經幾乎沒有優勢可言,很多商品的價格甚至比倉儲式超市還貴。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這些大型連鎖超市多是集中采購,也省去了很多流通環節,成本自然比單打獨斗的華商低出很多。”徐志偉說,現在很多華商也在想辦法改變這種局面,比如加強合作,進行連鎖經營等模式,但目前效果甚微。
浙商迷茫:回國還是堅守?
一方面,歐洲連續遭遇經濟危機,居民購買力持續下降,海外浙商的生意難以為繼,甚至出現虧損、歇業;另一方面,隨著歐元的貶值,以及中國國內生產成本的上升,“中國制造”正在失去成本優勢。
對于在歐洲多年從事商品貿易的數萬名浙江商人來說,眼下,他們正面臨著一個抉擇:回國創業,還是堅守歐洲?
最新發布的《2009年世界華商發展報告》指出,2009年,金融危機繼續在歐洲蔓延,受國際匯率不穩、消費者購買力和購買欲望降低等因素影響,中餐業、服裝加工、貿易批發、零售業等華商經營的傳統領域,深陷無奈的“持久戰”。另一方面,歐洲各國出現了歷史上少見的多頻率、大規模、高強度的檢查,為努力“維持”生意的華商,帶來更多阻礙與悲哀。
報告顯示,全球華商企業總資產2009年恢復增長到3.9萬億美元,比2008年增長了大約56%;但較之2007年的3.7萬億美元水平,僅微漲5%。同時,華商企業的盈利比金融危機之前明顯減少,2009年的利潤平均增長率出現了37%的巨大降幅。
經營狀況的持續慘淡,讓許多浙江商人開始試探著回國發展,但由于常年在外,許多人對國內的情況不甚了解,再加上長期從事最基本的商品貿易,并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和知識水平,對于大多數中小浙商來講,回國之后如何發展,也是一個必須要面對的難題。
“在希臘,華僑討論得最多的就是回國,但這也是最難的。”何國清說,這批人專業技術不高,想回國發展面臨很多問題,“手里拿著幾百萬歐元的人不在少數,但不知回國后往哪里投。”
“2007-2008年那段時間,有一批人回國投資,基本上還是投資房產、礦山、水電站,但很多最終都虧了錢。”何國清說,因此,目前在希臘、意大利、西班牙等國,手里拿著錢想回國發展的人都還處在觀望狀態,有的人在等待歐洲經濟復蘇,有的人則在等待國內更好的投資機會。
浙江僑資不再躺在銀行里睡覺
歐洲債務危機讓不少浙江僑商萌生退意,但卻普遍陷入了回國投資缺乏目標的迷茫。
數據顯示,僅青田在外經商的23萬華僑,其資產總額就超過100億美元,可撬動的資本更是高達6000億美元。如果再加上溫州、臺州、寧波、舟山、金華等地的華僑,其資本實力不下千億美元。
在僑商們萌生退意之時,如何引導如此龐大的資金進行合理投資,已經成為浙江各級政府部門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去年以來,青田縣開始推動的一項“華僑總部經濟”工程,已經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并在引導僑資回流、推動當地經濟轉型升級方面初見成效。
青田打造華僑總部經濟
青田擁有的23萬華僑,為這座小縣城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分布在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青田僑商,資本實力相當雄厚,每年的國際貿易額就達100多億美元。
而青田人從海外賺來的錢,除了用于海外再投資外,就是放在銀行里“睡大覺”。統計顯示,2009年全縣外幣存款6.83億美元,外匯結匯量達29.7億美元,已遠遠超過該縣的GDP總量。
“這些錢不應該繼續躺在銀行里睡覺。”青田華僑總部經濟指揮部常務副指揮呂偉杰說,打造華僑總部經濟,就是要依靠青田海外華僑的資金優勢、人文優勢、技術優勢和資源優勢,為華僑在國內尋找合適的投資項目,同時把企業總部設在青田,使青田成為華僑經濟的大本營,將青田人經濟轉變為青田經濟。
為了吸引僑資回流,青田縣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針對僑商的優惠政策,引導僑資企業在青田設立綜合性總部,以及研發、營銷、采購、展示、投資等職能型總部。
根據政策,僑資企業入住總部經濟產業園區后,前兩年實際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地方所得部分的80%,第三至第五年的60%,第六至第十年的50%,均可獎勵給企業。此外,還包括一次性獎勵、入戶、子女入學等一系列優惠政策。
目前,青田華僑總部經濟的事實已經初見成果。目前,青田已累計引進華僑投資22億元,擁有僑資企業100多家,涉及服裝、金融、機械制造等行業,年產值達57.3億元。之前在青田召開的一次華僑總部經濟發展論壇上,華僑總部經濟大樓也正式立項,簽約項目共30個,意向總投資額12.85億元。
目前,青田打造的華僑總部經濟,已經成為當地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新“引擎”,并入選浙江省5個區域塊狀經濟典型。
華僑資本開始涉足銀行業
如今,在青田的僑鄉外貿經濟園區,部分僑資企業已經順利投產。
“格瑞斯”、“賽納”、“安特儀表”都是一些知名的外貿皮革、服裝、機械品牌,利用周邊成熟的產業配套以及5萬多名在國外專門從事國際貿易的青田人,降低了生產和營銷成本,把生意做到了世界各地。
浙江你好電器有限公司每天忙著生產來自世界各地的訂單產品,它正是歐洲最大華人跨國綜合企業之一的“荷蘭你好集團”設在中國的產業總部,專門從事閉門器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
除了吸引僑資企業回歸,青田還正在試探著利用更多華僑的資金優勢支持本土經濟發展。
6月1日,由中國建設銀行發起,浙江省麗水市12家知名企業參股,一家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青田建信華僑村鎮銀行在青田縣城正式開業。
青田建信華僑村鎮銀行注冊資本為1億元,其中不乏僑商資本。據有關人士介紹,這家華僑村鎮銀行的建立,就是為了適應青田僑鄉“藏富于民”的特色和強烈的民間資金需求,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為當地“三農”、華僑、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浙江大力吸引僑資回歸
實際上,除了青田,在浙江省內的溫州、臺州、寧波、金華、舟山等地,都有不少海外華僑在全球多個國家經商,在全球經濟屢遭危機沖擊的當下,不少僑商表露出回國發展的意愿。
但面對投資渠道狹窄、投資信息缺失的情況,不少浙江僑商回鄉投資的主流渠道,只剩下了購房、投資礦產等傳統渠道。在青田,許多僑商不僅在當地購買了多套房產,也在杭州、上海等地大量購入房產,“一個人在杭州有幾套公寓的很普遍,有些人手里甚至還有多套別墅。”一位青田當地人如是說。
面對這樣的狀況,如何更好地利用僑商的資本實力,浙江各地也都在想辦法引導僑商介入更多的新興產業,一方面為僑資提供更合理的投資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僑資推動本地的經濟進行轉型升級。
6月16日,杭州市政府就與省僑辦聯合主辦了一場“海外華商杭州投資洽談會”,吸引了62個國家和地區的320多名海外僑商。
當天,僑商們就與杭州有關部門、企業代表對接洽談了160多個合作項目,涉及生物醫藥、軟件開發、文化創意等多個領域。其中有23個項目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涉及意向資金4.7億美元。
實際上,最近幾年,杭州依托各項資源優勢,不斷吸引海外僑商落戶發展。在各自領域領跑的綠盛集團和聚光科技,都是在杭僑資企業的代表。去年,杭州就批準外商直接投資554項,合同利用外資達69億美元,實際到位外資40億美元。
國務院日前發布的《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也為僑資回歸提供了諸多政策支持。
“以前我們回國投資,只是四處了解哪里的土地便宜、開發后有較大獲利空間,或者把眼睛牢牢盯住樓市,現在,我們更應該去研究中國國民經濟的一些前沿領域,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和金融服務等領域的開放肯定會有非常多的投資機會。”一位在意大利經商多年的青田商人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