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食鹽的特殊性,自古以來,各國都禁止“私鹽”銷售。然而,如今仍有一些鹽販子為了牟取暴利,從外地引進價格低廉的飼料鹽甚至工業鹽,在黑作坊中灌入中國鹽業總公司的包裝袋中,在市面上冒充中鹽(指中鹽公司生產的鹽,后同)銷售。
據市民鄭先生反映,他在豐臺區麗澤批發市場買到1千克的假“中鹽”。記者通過4個多月的暗訪調查,發現這批假鹽都是從錦繡大地批發市場流出。記者一路摸到私鹽批發者,聯合北京商務執法監察大隊查獲2.5噸“次鹽”。
溯 源
1千克裝假鹽流入市場
去年12月15日,家住豐臺區的鄭先生在豐臺麗澤批發市場,花1.5元買了一袋1千克裝的“中鹽”。他拿回家倒入調料盒后,發現與上次購買的鹽有區別。
“這次的鹽顆粒更細,鹽粒大小不規則,而且顯得很潮濕,都附在鹽袋子內壁上,口感也沒有上次買的好。”
鹽的包裝袋后印著“中鹽北京消費者服務中心”電話,鄭先生依此致電咨詢,并告知工作人員包裝袋上印著的生產日期為2009年5月2日,工作人員馬上斷定,這是假鹽。“這種1千克裝的中鹽已停產多時,目前市面上尚在銷售的,其生產日期只可能是2008年的,而且量非常少。”
是否賣假鹽需看人
12月18日,記者隨鄭先生來到麗澤批發市場。在鄭先生買鹽的調料攤,記者對老板稱,自己是開餐館的,想買1千克裝的鹽。老板很警覺地仔細打量記者一番后說:“沒有這種鹽,只有500克一袋的中鹽,價格是每袋1.5元。”
隨后記者了解到,賣鹽的商販都很警覺,出售假鹽要看人,如果衣著太好,不像生意人他們就說沒有。而且,商販一般不會把假鹽用于零售,鄭先生買到這種鹽,很可能是老板一時疏忽。
經過半個月多方了解情況后,記者借來衣服化裝成“生意人”,走到一家調料攤,用四川方言與女老板交談:“給我拿袋兩斤重的鹽。”女老板打量記者后,轉身去里屋翻找,從包裹了三層紙箱子的貨架里側拿出了一包1千克裝的鹽。女老板稱,通常來買這些“貨”的都是開飯店的或是工地的人。
隨后,記者從正規超市購買了一包500克裝的中鹽,其價格與1千克的鹽一樣,都是1.5元。兩者從外包裝上比較,正反面所印的字樣幾乎無區別,1千克鹽的背面也赫然印著:注意碘鹽的防偽標志,謹防假冒有害健康,并標注了鹽業違法舉報電話。
批發商稱貨來自錦繡大地
為得知假鹽的供貨渠道,記者連續數日混在麗澤批發市場。一天,記者稱自己也想開一家調料店,從一名調料老板口中套出,他們的貨都由一個姓付的師傅提供。老板還透露,他們行話并不叫這些鹽為假鹽,而叫“次鹽”。
記者隨后以商戶身份聯系付師傅,稱希望從他那里批發大量調料,起初對方樂意合作,但當記者提及需要大量次鹽時,對方顯得警惕,屢次詢問記者是誰,為何要貨,銷往何地。記者稱已入行業很久,付師傅才放松警惕,稱店里就有次鹽,“如果要得多,價格可以更便宜。”但現在販賣次鹽有一定風險,工商等部門查得很緊,不敢銷售太多,一次最多500包。但對于貨物的來源,付師傅表示不能隨意告知。
記者隨后聯系了付師傅的一位老鄉,對方稱付師傅曾經和他透露,這些假鹽都是來自錦繡大地市場。
多家商鋪銷售“次鹽”
12月29日,記者來到錦繡大地四道口果品批發市場。市場的中部位置是批發調料的區域,大約有50余家調料鋪子。
記者走進其中一家攤點,看到店里擺滿各種調味品,不見鹽的蹤影。記者詢問是否有鹽批發,老板從店鋪里間拿出一包500克裝的中鹽稱:“批發價一箱45元,共40包,紙質包裝。”
記者換行話詢問:“有沒有次鹽?”隨后,老板拿出一包1千克的“中鹽”,“這比500克一包的重一倍,但價格差不多,批發價可以折算到1.2元一包”。老板說,因為劃算,“這種鹽在市場上零賣得不錯”。
面對記者對1千克裝“中鹽”質量表示質疑,老板稱可放心使用,放心售賣,“不會吃出問題的,很多食堂、餐館都在這里進貨,從來沒出過問題,要是出了什么問題,我也不敢賣了”。
對于這批鹽的進貨渠道,老板稱他無需自己主動聯系,隔三岔五就會有一些商家前來送貨,“每隔幾天,就有人上門詢問是否缺貨,如果店里鹽賣完了,他們會記錄下來,很快鹽就會送到店鋪來,他們一般不留聯系方式。”
記者又詢問了一家女攤主,要購買次鹽。女攤主一看是“行家”,就急忙從屋里側取出1千克裝的鹽。“這個鹽吃了沒事,我們自己還用它來腌咸菜,很多飯店和工地的,都指定要這個貨。”對方也不愿透露進貨渠道:“我們都是老板直接去拉貨的,至于從哪里拉,我們并不知情。”
記者走訪中發現,該調料區域50余家調料鋪約有一半攤點售賣次鹽,批發價都在每袋一元左右。這些售次鹽的老板對其內幕都知情,其中一家老板明確表示,“這就是假鹽,客源一般都是餐館類行業。”
暗 訪
尋找私鹽販賣者
為找到次鹽源頭,在錦繡大地四道口果品批發市場,記者自稱是昌平區沙河鎮一物流公司工作人員,需要大量的鹽配送到附近各工地。1月4日,見記者要貨量大,一調料店老板秦林(化名)與記者搭上線。
秦林稱他們出售次鹽已經幾年,以前他們批發來的價格都是每箱18元,一箱25包,每包2斤的重量,一箱就是50斤。而且現在次鹽的批發價已經漲了,每箱24元。如果記者要得多,可以按每箱26元拿貨,“一箱只賺你2元,算下來一包只需1元多一點。”
秦林稱,幾年前,他與一位神秘的私鹽制造者聯系上,對方從未透露地址,大伙連此人姓什么都不知情,聯系方式只有一個手機號碼,大家都稱他為“私鹽者”。
私鹽者幾年來一直負責錦繡大地四道口果品批發市場大部分商戶的私鹽供貨,如果哪家缺貨就提前兩天給他電話,讓他備貨。“他的生意很好,需提前訂貨。他送貨時只送到店面上,然后再由我們自行搬到庫房。”
記者稱將與秦林長期合作,進購其他調料,但想從“私鹽者”那里直接進鹽,幾番周旋之下,秦林才把私鹽者的聯系方式交給了記者。
臨走時,記者購買了兩包私鹽者送過來的食鹽,1千克包裝的鹽背面所印生產日期,與麗澤批發市場所購買的鹽完全一樣,都是2009年5月2日。
“私鹽者”同意拉貨
1月4日晚,記者撥通了私鹽者的電話,對方見是陌生人來電,立即掛斷電話,隨后再撥打對方不再接聽。記者只能發短信與其聯系。
“大哥,和你談個生意。”
半小時后,一條短信回來:“什么生意?”
記者稱自己供職的物流公司食鹽的需求量很大,希望雙方長期合作。對方發短信稱:“行。明天細談。”
1月5日,記者欲約私鹽者到錦繡大地細談,但對方始終保持警惕并未露面,記者只能通過電話和他交流。他細致詢問了記者所在公司的名稱和負責人姓名,以及銷售渠道。經過多次溝通,最后私鹽者同意以每箱22元的價格批發。
其間兩個月,記者和私鹽者多次溝通想拉貨,對方猶豫再三,屢次爽約。
記者與
鹽販子約定交易
3月10日晚,私鹽者終于同意拉貨,交易數額為200箱。“你走五環,我們在錦繡大地四道口果品批發市場進行交易。”但詳細地址只能記者前往市場后再行聯系。
當天晚上6點左右,記者與北京商務執法監察大隊制定好抓捕方案:由記者先行與私鹽者碰頭,待對方現身并將貨物搬上車后,執法大隊再抓人。
晚上6點,記者雇了一輛金杯車前往指定地點,商務執法監察大隊二隊的馬隊長牽頭共9個執法隊員開3輛車尾隨在后。
6點半,記者到達四道口果品批發市場,再撥打私鹽者的電話,對方詢問了記者的車牌號后說:“你從錦繡大地物流港西邊走300米后進入一個南邊的路口。”記者按指示趕到巨山路附近,對方又改口:“你再到阜石路,沒過高速橋有一個路口,一個穿著紅色衣服的女孩會在路口等你。”
記者趕到指定地點,一個紅衣女子向車招手:“跟我走。”金杯車司機張師傅說:“你上車吧,好給我們指路。”但對方搖手拒絕。金杯車尾隨女子開進一個高墻深院,門內有多處庫房,唯有兩間庫房亮有燈光。記者下車尋找女子,卻發現她迅速避閃不見蹤影。
“私鹽者”最終未露面
在通話中,私鹽者讓記者再等一會兒,自己馬上到。十幾分鐘過去,對方一直未現身,但稱自己有100箱貨放在院內右側大樹下。記者據此尋找,發現樹下整齊碼放一堆紙箱。撬開其中一個紙箱,里面裝滿1千克裝的“中鹽”。貨物的北側,是一間亮燈的小倉庫,記者敲門進入后發現倉庫內并無存貨。記者詢問庫房中男子其門前貨物是誰留下,對方稱并不知情。
此時,執法人員已按照計劃潛伏四周。記者開始想方設法引出私鹽者。
“我帶的人不夠,你叫你的伙計來幫我裝貨。”記者說。
“我的車在路上出了點交通事故,和人剮蹭上了。要不你先自己裝貨,我隨后就到。”
記者一行兩人開始往金杯車上裝貨,花費約一個小時的時間才將100箱貨裝上車。
“我已裝完,你來結賬吧。”
“出了事故,我現在實在趕不到,你要不先把錢交給旁邊庫房的人吧。”
“我怎么可能把錢交給陌生人,而且你必須在收據上簽字,我才能回公司報賬。”
“但是我實在走不開啊。”
“那這樣吧,我先將貨拉走,明天我再來拉其余100箱,到時候一塊給你結賬。”記者說。
“那不行,錢不給我,你不能把我的貨拉走。”
“我等你10分鐘,你要是不來,我就把貨拉走。”
私鹽者著急了,但依然不肯露面。
共繳獲2.5噸假鹽
馬隊長稱,對方肯定是察覺到了什么,應該不會出現了。10分鐘后,金杯車張師傅發動車離開,私鹽者不停打電話過來詢問如何結賬。金杯車司機開車尾隨執法車輛,將鹽運到了北京鹽業公司。貨物卸下,經過清點,整整100箱鹽,5000斤,2.5噸。
執法人員打開紙箱,拿出鹽檢查后,確認都是假鹽,并當場開出處罰決定書,將私鹽全部沒收。北京鹽業公司的工作人員稱,這些私鹽將作為融雪劑或者當工業鹽處理。
記者與金杯車張師傅結賬時,他抱歉地笑著說:“我開始還以為你們就是拉私鹽的,所以看到你們在往車上裝貨的時候我有點生氣,也沒有上去幫你們。”
事后私鹽者稱,他當時發現記者的車后還跟著一輛車,怕有意外所以未露面。
鹽販潛規則
大超市要貨給真鹽
小餐館主動進次鹽
錦繡大地四道口果品批發市場商戶秦林,透露了私鹽的行情,因“假鹽”價格便宜,賣起來很快,每次向廠家拿貨都在100箱左右,基本上一個星期就能賣完。他透露,其假鹽中并非只有1千克的,還有仿真的500克包裝中鹽。“100箱中,我們會進購90箱500克的,10箱1千克的。從批發市場拿貨的人多是餐館和食堂老板”。
秦林感慨:“這種鹽我們都不敢吃,做了幾年調料生意,我們都深知其他黑幕太多,基本上都不敢去外面吃飯,都是自己做飯。”
該市場一名出售私鹽多年的商戶楚女士說,售鹽已經有“潛規則”,如果是大超市或大飯店要貨,就直接上真鹽。如果是小商戶或懂行的“回頭客”,就從屋內搬出假鹽。“購買1千克假鹽的,主要是小餐館或工地,他們都在后廚用鹽,不容易被發現;而購買500克假鹽的,主要是一些小批發商,他們放在攤位,真假混合著賣,能掙不少錢。”
食用假鹽危害多
權威說法
北京商務執法監察大隊二隊的馬隊長稱,假鹽一般都是飼料鹽和工業鹽,從外地拉到北京郊區。工業鹽食用對人體危害極大,飼料鹽雖按食用鹽標準管理,但因為是給家畜吃的,其中可能含有對人體有害的其他添加物。
中國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凡英稱,食鹽由于是特殊商品,利潤較高,每噸出廠價400至500元,鹽業公司以每噸1200至1500元的價格賣給二級市場,到了終端消費者手中的時候已經高達2000元左右一噸。因此,總有商販會鋌而走險,販賣私鹽。
北京市公共衛生熱線工作人員稱,每人每天應吃6克鹽左右,食鹽對市民身體健康和營養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假鹽主要是常說的無碘鹽和用于腌制的工業鹽,兩者與正規的食用鹽在顏色、顆粒、水溶性上都很相似,難以用肉眼分辨。
小貼士
如何鑒別真假鹽
北京商務執法監察大隊的負責人,介紹了一些真假鹽從外觀上的鑒別辦法。
從2008年下半年始,1千克包裝的中鹽就已停止生產,目前市面上還可能銷售的很少。生產日期超過2008年上半年的1千克裝中鹽,均是假鹽。
500克包裝的中鹽鑒別方法如下:
一、包裝邊沿:真鹽左右兩側無折痕,而假鹽有兩道明顯的折痕。真鹽都是通過灌裝的,而假鹽只將一捆捆卷好的包裝袋打開,由人工灌裝。其成為一卷的包裝袋必然形成折痕。
二、包裝封口:真鹽包裝上下的封口是完全對齊,寬窄一致,假鹽的上下封口可能寬窄不齊。真鹽的包裝封口都是由機器運行,保證了規范性。而假鹽通過人工封口,其封口上下就會出現參差不齊。
三、防偽標簽:真鹽的標簽層次分明,都位于“中鹽”中字左下角。假鹽的標簽沒有層次,且貼的位置參差不齊。真鹽的標簽是統一位置貼合,而假鹽是人工粘貼,其位置可能不一。
四、包裝袋上的水印:2009年7月,中鹽在生產的包裝袋都印有水印,透過光會看見很多“中鹽”兩字。而假鹽的包裝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