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潛伏的資金,這一年,如同音樂噴泉一樣,隨著市場高昂的樂章,異常激蕩。
炒樓、炒煤、炒地、炒棉花……在強烈的通脹預期和銀行信貸資金緊縮的2010年,浙江充裕的民間資本,注定是活躍在水柱尖端的搶眼符號。
此起彼伏的同時,濺開的水珠所爆發出不斷膨脹的力量該何去何從,依舊迷茫。
自有的資金
炒房、炒煤、炒商鋪、炒棉花、炒石油、炒油田、炒車、炒電、炒大蒜、炒綠豆……浙系資金,被貼上一個“炒”字標簽,在這些領域中不斷留下傳說。
上述這些,無不是今年國內外的財經大事件,浙江的民間資本出沒于這些可能帶來高回報,同時也蘊含著高風險的領域,追求一切可乘之機,逐利瘋狂。
2010年末之際,資金市場更顯緊迫,但浙商資本房地產業投資的步履,卻絲毫不見回落。2010年11月29日,溫州拍出高達37億的地王,之前,寧波、杭州也地王頻出。市場傳言,背后都是民資。不僅住宅用地、商業用地,浙系民資正開始低調布局工業用地。
“我們投資的資金,基本都是自有的,沒向銀行融資。”浙商張正西告訴記者。
張是正立建設有限公司的老板,這家工程基建領域的企業正帶領一批具有制造業背景的浙商,組建聯盟體式的戰略性財團,在全國范圍內介入工業地產領域。
“只要是好項目,我們不怕沒資金。”這是財團成員的共同說法。
的確,在這個領域,之前就有大批的浙商開始涉足。除了張正西在成都以5000萬的資本半年時間運作成功一個類似項目外,在北京、石家莊等處有企業布點的浙商,也有大批資本介入工業地產領域。
如北京浙江商會副會長陳俊,他連續跑了十幾個城市,尋找適合投資建設的產業園區。目前,許多浙江商人開始抱團在廊坊投資建設以服裝加工業為主的2萬畝產業園區,總投資額達300億元人民幣。
工業地產只是浙商資本的一處投資出處而已,今年在能源、金屬、農產品等價格飆升領域的背后,他們的資金同樣顯得異常活躍。
棉花是又一個代表。曾在國內期貨實盤操作大賽中獲第一名的一名操盤手,曾經就以50萬的資金入場,翻到2000萬后成功“清盤”。
“他手頭可調配的資金,不下10億。”有知情人士透露,而該名操盤手的資金均來自浙江制造業、房地產等領域的民營企業資金,“今年銀行基本是對這些企業停貸了,資金都是自有的。”
區域融通加劇
“獲得銀行貸款難度增加,企業要生存或者發展,自然會尋求民間資金。”義烏一名小商品市場的供應商金老板認為。金是溫州籍人士,在義烏小商品市場經營了十多年,一直在制造領域經營。直至2009年下半年,他開始介入溫州市場的寄售行。
“資金也是個市場,”金老板認為。2010年,限電導致生產不正常,他的閑置資金就進入了民間借貸領域。他坦承這個行業雖然不是事業發展方向,“但來錢快,以此養活主業,先挺下去再說。”
2010年,義烏一帶的借貸資金價格一路飆升,從年初的月息1分(即年息12%),到年終的2分(年息24%)。而現在,因攬存壓力連銀行也都在搶民間資金了。
危機后的浙江,當地政府對區域經濟重塑的核心是提升為主題,浙江把“大平臺、大產業、大項目、大企業”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突破口,這標志著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以前以“低、小、散、活”的民營經濟著稱的浙江開始邁入大企業時代。
由于需求方的驅動,民間資金的市場功能越來越重要起來,民間借貸已走出了原本建立在一定地緣和親情上的模式,出現了區域間的全方位流動。這首先表現在浙江區域內的浙西模式和溫州模式的融通上。
促進這種融通的,主要是身處兩大核心區域的金老板等人。因他們的兩地穿行,區域之間的民間資金拆借開始頻繁。
2010年之前,浙西模式的表現形式是密集性的街頭寄售行等,而溫州模式則是以規模稍大的擔保公司和投資咨詢類機構吸納或發放民間借貸資金。
順勢而為,而非炒作?
“幾乎所有的商會,都有負責人在一家借貸公司。”浙江一名商會人士說。
浙商幾乎遍布全球。在國內,不僅一線城市有商會組織,二三線城市或者縣域之間,都有浙江商會分層網絡。這些商會人士如同金老板一樣,在浙江與企業落點的區域間密集穿行,如同是一個渠道,將資金在浙江匯集,再散布。
“幾乎每月都有私募或者基金找我們談募集資金的事。”浙江區域內一證券公司高層透露。
民間資本集中在某一行業、某一領域、某一地區的快速進出,雖然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但也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風險。
2010年3月,溫州商人匯聚在上海崇明島上,探討民間資本的方向問題。會上,溫州商會會長鄭勝濤關于“民間資本,是陷阱還是商機”的迷茫詠嘆話音未落,農產品、能源、金屬領域的布局已悄然啟動。
“那實際上不是一次炒作,只是順勢而為而已。”介入棉花領域期現貨市場并成功獲利的一浙商告訴記者。
他透露,包括他在內的浙商團早在2009年就開始調研國內棉花市場了。他們到新疆棉農的種植基地,了解他們的產出情況。以2010年初國內的干旱和水澇等自然災害為觸發點,他們開始籌集大量資金潛入棉花期貨領域,至2010年11月的農產品和金屬市場大跌前,陸續獲利出場。
“低迷一段時間又如何呢?”曾經2010年5月的房地產調控中險些崩盤的一浙江開發商透露,他在黃山開發的一個樓盤,當時和銀行談好的500萬開發貸,突然中止了。他馬上到臺州去推介融資,一個月沒到,就收到近1000萬購房款,而且還不需要利息,“融資速度抵得上高鐵了。”
2010年,浙江資本通過各地的商會組織,與區域外的對流由此出現異常的活躍,溫州區域則是一個比較典型性的標本。
中國人民銀行溫州中心支行的“民間金融活躍指數”監測報告顯示,2010年的前三個季度,區域內的民間金融交易樣本的規模根據樣本粗略估算大致為800億元。這個數據,雖然相對保守,但較之三年前同樣測算模式下的600億,增加了200億。而且,通過對典當行、小額貸款公司、個體借貸者等綜合監測所得的利率已超過23%。
“個人借給企業的占比越來越大了。”參與調查的人行溫州中心支行人士透露。
“產業資金轉向房地產投資的說法不是完全正確的。”溫州民間資本服務中心人士認為,其實,很多實業領域的資本都橫跨投資、金融領域,“而他們的資金原本就是互通的。”
“實業不景氣的時候,更需要資本投入提升品牌競爭力。”同時涉足制造業、創投領域的林阿信告訴記者,“不應該就這么簡單地解讀為產業資本轉移。”
“狂躁”借貸
兇猛的浙商資本逐利而居,但政策之水,既能將其變為寸土寸金的聚寶盆,也可以將其變為一灣澤國的價值洼地。
這種趨勢中,不和諧的因素也在滋長。一場“地毯式”打擊非法民間借貸的風暴正在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掀起。
“房地產調控,工廠被限電,物價又在猛漲,我們的資金該怎么去保值增值?”一名吳姓人士在警方審訊中訴苦。
引發這場風暴的,就是寧海縣最近爆發出的民間借貸組織——“日日會”,已有118名會頭、牽涉到近千民眾,其中838名會員已經投案自首。
不僅寧海如此,浙江的溫州、臺州、義烏、麗水等等,均都非法集資的案件發生,且呈遞增趨勢。
以臺州市天臺縣人民法院為例,今年至10月份,就審結了500余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法院的相關經辦人士透露,民間借貸有的月利率已達4%甚至5%,年利率為48%到60%。
另外,法院人士進一步總結,民間借貸的放貸人除有少量閑錢的中產階層外,主要由三部分人組成,一是由實體經濟退出的企業主;二是由股市退出的投資者;三是近期由房市退出的投資者。
“需要監管部門的引導,而不是打擊。”浙江的PE界人士林阿信等人強調了當地的民間資金市場應“疏”重于“堵”,而資金獲利則是天性,無可厚非。
2010年5月13日,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公布。這一被稱為非公經濟“新36條”的文件,露了一絲曙光。
“新36條”對改善這種民間資本投資的作用究竟有多大?新開放的壟斷領域能否真正贏得民營資本的信賴,并引導民營資本化蛹為蝶?
“現在的方向,還是比較迷茫。”林阿信說。
(作者:李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