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要按鍵大點、鈴聲響點,再附帶電筒或放大鏡等功能;電腦顯示的字號大一點,還要手寫輸入……這些“老寶貝”專用的設備,多得讓年輕人都眼花繚亂。可是,要想買套適合父母的家具,卻不得不摳破腦殼,在眾多“年輕型”家居產品中“大海撈針”。“給家里的老人買家具,都要整瘋了!”住在紅星路的吳女士告訴記者,她在西門的房子7月初就已經裝修好了,客廳和其他房間的家具也就位了,唯獨母親臥室的家具買不全。
每周末,她與丈夫就往返于各大家居賣場,然而老人家具不象兒童家具一樣被分區,他們不得不在眾多的“年輕型”家居用品中,一家一家的“比貨”,淘一件“相對”適合老人的。老年人的家居專業市場幾乎是空白,記者發現,不少商家只能將材質、顏色或軟硬程度“恰好適合”老人使用的產品,當成“最適合”的產品推薦使用。
業內人士認為,老年家居產品的市場空白,并非因為消費者無需求。“效益”是不少企業和商家考慮的重點,于是有的商家選擇視而不見,有的選擇放入長遠計劃,有的則只做一個系列試探一下市場。中國家具協會副會長朱長嶺認為,我國已逐步進入了老齡社會,老人家具的市場前景相當可觀,遺憾的是現在多數家具生產者卻只注重年輕沖動型消費者的心理和喜好。朱長嶺說,其實新一代中國老人不再是保守、不懂得生活品位的,他們也喜歡多姿多彩的居家生活,老人家具在實用性的基礎上,藝術性和觀賞性也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