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建軍是義烏一個普通的外貿商人,2000年初,剛滿20歲的他從溫州老家來到義烏發展。剛開始,他是幫別人打工,經過八年的打拼,他在義烏國際商貿城終于擁有了一個攤位,主要經營外貿飾品,其客戶主要來自中東地區。傅建軍稱,在2008年之前,他的生意一直是做得紅紅火火。
“義烏的小商品主要以量為主,像我們這種經營飾品的,有的時候每個產品的利潤或許只有幾分錢,但幾千上萬件產品一起批發,利潤好就不少了。”傅建軍稱,在2008年以前,他每年“幾十萬的賺頭總是有的”。
2008年批發量下降35%
2008年下半年,他開始遭遇其“生意史”上最寒冷的冬季――因為接不上訂單,10月份,他的加工廠的20多個工人提前放假,而要在往年,不到年底工人絕對是不會放走一個的,但“那時沒辦法”。
傅建軍對“提前放假”的事情記憶猶新。他說,他本來是舍不得這些工人的,因為這里面,很多人跟了他四五年了,但沒有業務,“我養不起”。傅建軍說,當時,他在給工人提前放假時,工人們甚至都愿意讓他緩發工資,和他一起堅守,但他實在不能堅持。
“2008年的批發量降低了35%左右,尤其是下半年,市場淡得讓人發慌,連市場門口的運輸工人都成天在那邊睡覺。”傅建軍說,在義烏國際商貿城,一個10平方米左右的店鋪一年的租金就要六七十萬元,往年,是大家搶著都要不到,而在去年下半年,好多外貿商家因為“入不敷出”都想轉讓了,“我也準備和別人簽轉讓合同了,只是在家人的勸說下,才堅持了下來”。
傅建軍透露,義烏國際商貿城小商品分為工藝品、珠寶飾品、玩具、五金、日用品、紡織品等16個大類,在商貿城一、二、三期不同的商品區域,只要是涉及外貿的品種,去年的經營狀況都比往年“慘淡”――從江蘇來到義烏跑運輸的凌先生也證實,去年上半年,他的貨車每天接到的業務忙不過來,晚上都要跑長途,但下半年開始,他很多時候甚至一個下午都接不到一個生意。
商務部發布的“中國?義烏小商品指數”顯示,該市場價格總指數從2006年9月的99.65一直上揚至2008年9月的103.35。去年10月開始下降,至12月則為100.95。3個月跌破了往年一年指數增長的幅度。市場景氣指數也從2007年12月以來一直下降,在2008年3月、11月分別出現歷史最低點。
由于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正在逐步放大,歐美及亞洲各國深受影響,社會消費水平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對義烏市場造成不小的沖擊。去年10月,工藝品類、服裝服飾類、電子電器類等外貿比重較大的行業本月景氣指數分別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跌幅分別為8.64%、3.28%和3.68%。
到了12月份,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加劇,義烏出現連續3個月集裝箱卡口施封量環比下滑,16大類商品的外貿成交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同時,歐美國家提高玩具及嬰兒用品等商品的準入門檻、復合編織袋及中國產衛生紙等商品被征收反傾銷稅、歐盟初裁征收緊固件反傾銷稅等,致使童車、袋、五金配件、毛(布)絨玩具等行業外銷縮小,效益指數下跌。
內銷拉高義烏小商品指數
“那是最難過的冬季,從去年10月份到12月份,盡管一直在想辦法如何拓展外銷市場,但一直沒有效果,有時候甚至接連幾天出現零業務量。”傅建軍說,在外貿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今年1月,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開始拓展內銷。
令傅建軍沒有想到的是,在出口日益減少的情況下,內銷卻逐漸好轉,甚至有了不可思議的增長,“一個北方的客戶,因為偶然的機會相識,1月份他在我這邊的進貨量竟然超過了100萬元,而在去年最淡的時候,1個月我所有的業務量也沒有100萬元”。
傅建軍們的內銷形勢的轉好,也使得義烏的市場景氣指數開始恢復。2009年1月份“中國?義烏小商品指數”景氣指數分析報告顯示,規模指數、效益指數、信心指數構成的景氣指數為1073.99點。其中信心指數達到111.65,環比微幅上升0.85點。
“我不知道金融危機的影響有多久,但我希望能盡快早點恢復。”傅建軍說,內銷市場的轉好,使他有了更長久的打算――“內外貿一起抓”,“我希望下半年外貿能好起來。這樣,兩個市場一起走路,前景應該很好”。 (作者 宗新建)